第(2/3)页 其实姚远并非装逼,跟对方说不明白,也没必要详聊。 因为这是一个长达十余年的大战略! 首先,国家马上要进入疯狂基建的阶段,随着“路路通”“村村通”等工程的实施,农村道路状况将得到极大改善。 麦窝商城的物流系统已经在城市铺设完架构,剩下的就是优化升级,真正的拓展空间还是在农村。 后世的物流尚未做到“下沉到村”,顶多“下沉到县乡”。 姚远也没能力干这个,但京城是麦窝的禁脔,打通城区→京郊→农村的物流网络,他还是能做到的。 其次,为了配合后面的乡村振兴策略。 乡村振兴有很多方面,仅就电商这块,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带货。 比如大名鼎鼎的华农兄弟,他们靠竹鼠成名,后来竹鼠不让养了,就开始帮当地销售农产品。2020年,华农兄弟帮农户卖掉了400多万斤农产品,其中380万斤是赣南脐橙。 还有个户外骑行的UP主叫“徐云”,在东北骑行时,途经吉林的舒兰市,意外让很多人第一次知道了这座小城,更是让一些网友下单买了“舒兰大米”。 更有那些帮家乡带货的网络红人,菠萝、地瓜、板栗、黑布林大李子啥都有。 网红经济,要辩证的看。 那些吃屎的是网红,偷税漏税的薇娅也是网红,火爆油管的李子柒是网红,亲身上阵拍宣传片的各地文旅局长也是网红,甚至还有县长开直播,亲自卖土特产的…… 丁真除外。 这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国家先把路修好,然后物流发展,电商与农村对接,借助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带动农产品销售。 所以姚远始终相信这句话,没有谁的时代,只有时代中的谁。 投资这个蔬菜基地,他压根不为赚钱,而是要率先做典型:以路为媒,串联主城区、京郊区、农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建设若干个农村电商站点,最好再培育出几个“电商示范村”,既能扶贫,又能帮农村产业升级。 从私利上,为了商城的日后发展。 从大义上,让国家看看我姚某人的担当和社会责任感,杠杠的。 “哎呀,虽然这不是我的时代,但我与时代肩并肩啊!” 姚远一想自己的十年战略,就忍不住眼眶微红,大好青年,有格局! 几人在龙洋村转了一圈,姚远对这个地方很满意,把杜教授送回学校,刘淑萍留在车上聊了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