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导非常违心的做了个总结,又再次陷入沉默。 张秦川右手拿着电话,眼睛盯着报纸,嘴角微微一勾,突然想到一点有意思的事儿,用试探般的语气问道。 “先生,我看报纸上的新闻,您最近有些被动,压力很大吧?” “” 陈导听到这句话,有些不想回答,他有点摸不准张秦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看笑话?还是准备宽慰他? “先生我一直以来,都记得您对我的教导,如今看着媒体上这么抹黑您,我实在是很心痛。” 张秦川看着报纸上对陈导的采访,这位气的都已经说出来观众太脆弱,不懂欣赏之类的话语了。 这种话对于一个导演来说,可不兴说毕竟观众才是他们这些人的衣食父母。 但是陈导咖位高,荣誉高,他真说了,也有人给他洗地,倒是问题不大,过段时间大部分人就记不得了 眼看电话里的陈导还没说话,张秦川放下报纸,翘起二郎腿,看向窗外。 他这个人讲义气,不管陈导以前如何,以后如何,反正当时张秦川跟在他身边当助理的时候,这位对他还是不错的,如今他“落难”了,怎么着也得表示表示。 “先生,您是知道的,我是方法派的,像这种事情,我在韩国的时候见得多了,韩国地方小、人多,根本藏不住事,有些明星被爆出黑料的时候,比这个更被动。” “哦?你是什么意思?” 听到方法派,陈导下意识就想起张秦川的讲戏,这点他承认,张秦川这个方法派确实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今他又提这个字眼,倒是让陈导燃起了一丝希望。 “先生,我的意思是能不能让我试试,我说不定能帮您解围呢?” “哦?秦川你还有这方面的经验?” 听到张秦川再一次确定,陈导终于心动了,他这段时间都快被烦死了,要不是为了给资方一个交代,他都想撂下剧组不管,带着老婆孩子出国度假散心了 “那肯定的啊,这方面我熟,只不过” 张秦川拉了个长腔,又缓缓道:“先生,在韩国处理这样的新闻,一般都是用一个热点新闻遮盖另一个热点新闻。” “嗯你准备用什么热点新闻?” 陈导一点就透。 “哈哈,我才回国这也没多久,跟其他人也不熟,一时半会儿的也没目标,要不咱们就地取材?” “就地取材?” 陈导愣了一下,这意思是,从张秦川那边挑点事帮他解围? 不枉我挑你当助理,这孩子真讲义气。 在这一刻,陈导被张秦川的话,多少有些感动了。 既然话都说到这儿了,不如先让张秦川试试效果。 “那你试试吧,你需要我配合你什么的,再给我打电话,辛苦你了,秦川!” “哈哈,先生放心,我对这方面很有经验,您瞧好吧。” 挂断电话,张秦川眯着眼,眼中寒光一闪,这几天他终于闲下来了,临近过年,三叔又不在家,他多少有点无聊,就想找点乐子,陈导这边,就是他琢磨出来的乐子 “虎哥您来啦?” 拉开大铁门,红砖砌的围墙,周围栽种的小树苗都长得老高了。 张秦川一下车,此时院子里远处还有几个工人在收拾院子里的垃圾 小刘拍了拍手上的铁锈,羡慕的看了眼张秦川的新车。 这辆车虽然是国产的,但也属于国产车里为数不多质量好、有口碑的车。 很多公家单位都作为公务车,不管是各种矿业单位、警察、部队都有采购,各种电视剧里也都有出境。 此时车上还是没正式挂牌,除了挡风玻璃前后各放着一张临时牌,前面现在倒是多了一张通行证,蓝色的底面,上面印了个大大的警徽,下面是市局出入证的字样。 就靠这个出入证,这辆车挂不挂正式车牌,已经不重要了! “走,先陪我转转。” 张秦川深吸了口,寒风顺着肺管子往下直呲溜,特别提神。 新“厂址”虽然破旧,但只要打理好,底子还是很不错的,能凑合着用。 这里除了地理位置偏一点,其他的没毛病,场地极大,市里说了,未来肯定能发展到这里的。 门口是老式的铁大门,地上的滑道凹槽都被陈年老泥糊上了,铁门都快拉不动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