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姐,你这都是哪儿听来的小道消息啊?”秦夫人无奈道。 “还不都是外头那些人乱传么!”瑞亲王妃说完才突然想起什么问,“那外头好多人说鹤轩带着一个小女孩一起在逛集市,究竟是什么回事?” “今日去赶集的事儿,是魏先生张罗的。 “他说孩子不能死读书,要知道百姓民生。” “先生这话说得没错,我听王爷说,有些官员被外放为官,实则什么都不懂,连水稻要种在水里都不知道,纯纯是去丢朝廷的脸面的。” “谁说不是呢,我家老爷也没少抱怨。”秦夫人连声附和,她还以为已经将之前那件事儿给岔过去了,没想到瑞亲王妃的关注点却一直没有变。 “你还没说,鹤轩身边那个小姑娘是谁啊?” “没谁啊……” “没谁是谁啊?” “咳……”秦夫人想了半天,最后还是只能道:“就是个普通人家的小姑娘,之前入关的路上遇到的。 “魏先生跟她和她父母也都认识,所以小姑娘偶尔会过来玩。 “这次是因为她大哥受伤,全家带孩子进城看病。 “家里人忙着顾那个生病的,剩下这个小的没人看管,便暂时送过来让帮忙照看一下。 “刚巧魏先生今天要带鹤轩去赶集,就把小孩子也一起带上了,去看个热闹。” 听得秦夫人这样说,瑞亲王妃很快便打消了对晴天的兴趣。 “外面这些人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简简单单一件事,被他们传来传去都不知道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了!” “可不是么!”秦夫人岔开话题道,“我还听人说容妃娘娘有孕了呢,如今看来这消息也不敢尽信。 “这倒的确不是谣言。”瑞亲王妃闻言点点头道,“只是荣妃如今年岁不小了,自打诊出喜脉之后就一直胎像不稳,随时都会有小产的危险。 “所以皇上有意叫人压着消息,暂时先不对外公开。 “可俗话说得好,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是宫里发生的事儿。 “除非知道的人都死了,否则根本就瞒不住。” 姐妹俩很快就围绕荣妃这一胎能否保住、能否一举得男的话题聊了下去。 叶老大来到灶间,跟叶大嫂商量道:“今天晌午族长留下来吃饭,娘又让我去请堂姑一家,再加上姜嬷嬷也不少客人了。 “可咱家现在连张像样的桌子都没有,总不能还让人围着板车吃饭吧?” “你带着晴天去找左邻右舍问问,说说好话,看能不能借两张桌子先用一用。”叶大嫂只能这样给他出主意道。 “行,我过去看看。”叶老大抱着女儿出门,身后立刻跟上了五个小尾巴。 但是接连敲了两家邻居的门,家里竟然都没人应门。 叶老大正纳闷儿呢,就见一位老大爷正步履匆匆地往河边方向走。 他定睛一看,正是之前提醒自己去找村长的那位。 叶老大三步并做两步追上去问:“大爷,今天村子里可有什么事儿?怎么我家左邻右舍都没人在家啊?” 老大爷一听他问,立刻痛心疾首地拍着大腿道:“哎呀,出大事了! “村里的打谷机让人给用坏了!” “哎呀,没时间跟你说了,我得赶紧过去看看!” 叶老大一听也顾不得借桌子了,赶紧往河边走。 还不等他走到打谷场,就已经听到前面吵吵嚷嚷的声音。 村长也急得很,为这件事已经去上头跑了好几次了。 但是最近眼瞅要秋收,各地事情忙得很,县衙里那几个差役根本不够用。 榕溪村地处偏僻,又没钱打点,秋收前能不能轮到都不好说。 可是这些事儿,他自己心里清楚,却不方便对村里人说。 若是有人心术不正,添油加醋地传出去,自己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叶东魁闻言站出来道:“村长,这有什么可想的,找老三来修啊!” 村长自然也想找叶老三,但是刚让人修完水车又修打谷机,尤其人家老叶家今年根本用不着秋收,他也实在不好意思再去开这个口。 可他之所以把村里人都集中到打谷场说这件事儿,其实也是存了一点这样心思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