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只是和龙文成在广灵和蔚县的大规模作战不同,平型关和繁峙县之间的这些区域,主要是齐德隆的31团,还有当地被组织起来的游击队,对日军在公路沿线构筑的碉堡,以及炮楼进行破袭。 他们不和日军进行大规模的交战,打得过就打,打不过掉头就跑,绝不恋战。 至于日军主力,他们在大营镇驻扎有一个旅团的兵力,还有一个伪军步兵旅。 可这里距离补给点比较远,最近的繁峙县,和大营镇之间也有相当一段距离。 所以日军的运输队,就靠着这些碉堡和据点提供必要的保护。 可眼下碉堡和据点,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就被摧毁了一半儿,让日军的运输队总会遭到袭击。 若是小股的运输队,敌人会想办法将所有的物资全部抢夺,若是大股的运输队,敌人也会用尽一切手段对其进行摧毁。 总之,想要维持部队在大营镇的存在,需要消耗的资源和人力相当多,并且难以避免部队在运输过程之中的伤亡。 旅团长不得不反复向香月清司提出申请,要求撤退到砂河镇驻防,那里距离繁峙县更近一些,运输线更短。 可这个要求却被香月清司拒绝,因为如果这个日军旅团撤走的话,基本就相当于放弃了砂河镇以东到平型关的大片区域。 到时候敌军的部队可以一马平川,直接向砂河镇展开攻击。 而砂河镇后面就是繁峙县。 日军到时候丢失的恐怕不止是一个大营镇,连带着后面的繁峙县也会受到威胁。 可游击战争厉害的地方就在这儿,也杀不死你,都是折磨,磨损你的士气,磨损你的资源,磨损你的运输力量和守备力量。 除了公路沿线的一些村镇之外,日军事实上已经丧失了对繁峙县以东大片农村地区的控制权。 龙文成的部队,从广灵回来之后,便做出一副要向阜平县方向行进的态势。 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引起大营镇方向日军的警惕。 他知道,现在日军没有足够的机动兵力,若是自己的部队,堂而皇之地进入平型关,那大营镇方向的日军,很可能会直接放弃那里,向砂河镇或是繁峙县撤退。 可这次龙文成却不一样,他假装主力部队要返回阜平县,实际上却是走小路,连夜向砂河镇方向迂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