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夜深,大宁皇宫。 养心殿内。 殿内灯火通明,呼啸的冷风在殿外肆虐,摇曳的灯火照映着这一处孤冷之地。 李辞宁正坐在殿前处理政务,天色愈冷,气候越来越凉,纵使他身上裹着厚厚棉衣,燃烧的炉火将殿内照的极为暖和,依旧阻拦不了寒气的侵袭。 他脸色苍白,整个人没了多少精气神,显然早已病入膏肓。 他的身子骨孱弱,几乎经受不起任何寒风的刺激。哪怕是宫中医术最为精湛的老御医对于陛下的身体情况也感到极为无能为力。 老御医陛下的身子早已伤及了根骨,能活到如今早已是奇迹。如今之下,还能撑多久没人知道。 这个秘密,没人敢,也没人能传出养心殿! 一旦此消息传出去,必定会引起朝廷动荡,甚至极有可能影响到朝纲的稳固。 如今北方三皇子联合许王叛乱,意图清君侧。如今若是传出陛下出了变故,将会发生多可怕的后果,不言而喻。 更何况是如今的陛下无后,若陛下此时驾崩,对朝廷的打击无异于是毁灭性的。 极有可能让北方的平叛军瞬间军心溃散,土崩瓦解,届时,北方的三皇子长驱直入南下。 到时候,一切就都完了! “咳咳咳……” 空荡的养心殿内,传来李辞宁一阵剧烈咳嗽声。猛烈的咳嗽,像是要将自己的五脏六腑都咳出来。 等到他手帕从嘴边移开,手帕沾染了不少血迹。 “陛下,注意身体啊!” 一旁的老太监满脸凝重担忧上前,瞧见手帕上的血迹时,脸色骤变,当即转身要去喊御医。 “不用了!” 李辞宁出声喊住了他,他声音虚弱,有气无力,脸色更是苍白的没有半分血色。 “朕没事,歇息一下便好了,你去给朕倒杯水来。” 老太监忧心忡忡,对陛下的身体担忧不已,但听到陛下的话,还是快步前去给陛下倒了杯热水。 李辞宁端过热水,炙热的烫水入喉,原本苍白的脸色逐渐恢复了些。 “朕好多了。” 李辞宁深呼吸一口气。 一旁的老太监眼神复杂,轻声哀求:“陛下,您的身体已经很严重,经不起如此折腾了。” “如今王朝大厦将倾,正需要陛下您力挽狂澜,陛下要珍重啊!” “力挽狂澜么?” 李辞宁微微眯眼,脸上露出一抹复杂的神情:“朕,恐怕是没有那个能力了。” 他眼神底满是遗憾。 “朕,辜负了先帝的厚望!” 他还有很多理想,还有很多目标。他想继承父皇的遗愿,成为像父皇那般开疆拓土,让天下百姓富裕,让王朝昌盛,令八方来朝的英武君主。 可他没有那个能力! 更重要的是,他没有那个时间了! 遗憾的神情从他眼神底闪过,李辞宁闭上眼睛,深呼吸了一口气。等到再睁开时,他目光落在桌上的奏折,声音虚弱,开口问起:“北方前线战况如何了?” 老太监轻声道:“回陛下,前线如今一切都好。咱们的大军重振旗鼓,如今守住了前线多处城镇,许王叛军一时半会儿无法南下。” “等到咱们天下各处州郡的平叛兵马聚集,届时许王叛军腹背受敌,必败无疑。” “各处州郡么?” 李辞宁喃喃自语,脸上浮现一抹苦笑。 那些各州郡的刺史太守,如今有多少还会愿意听朝廷,听他调遣? 那些人原本就对他这个太子的登基有疑,更怀疑父皇的死与他有关,加上威望不足,以及先前他大肆整顿朝堂得罪了不少势力。 若是平时,碍于朝廷威压,他们自然表面上依旧会听从朝廷调遣。 可如今朝廷有难,自顾不暇,那各州郡的刺史和太守掌控着地方兵马,以各种各样的借口不出兵亦或是推迟出兵。 朝廷想要调动他们极难,更何况即便能调动,届时他们会帮谁也不好说。 指望他们平叛,并不现实。 李辞宁微眯眼,不知道想着什么:“长公主那边,如何了?” 老太监显然对这些都早已明了,他作为陛下身边最信任的亲信,原本身为太监他并不能干政。但如今随着陛下身体越来越严重,他也开始帮陛下处理一些政务。 其中,自然就有从前线传回来的各种情报。 “长公主殿下已经抵达前线,并在陛下的安排下顺利进入军中权力阶层。自从长公主去了先前后,前线情报传来,军心稳固了不少……” “有陛下您早前的安排,陛下在军中的心腹秘密觐见了长公主殿下,在长公主雷厉风行的手段下,配合暗中的心腹秘密处决了不少有异心的将领。” 李辞宁静静听着,目光涌现一丝希翼。 “不愧是她,果然不会让朕失望。” 李辞宁很清楚,他的这位皇妹比他更有能力,更果断,她不会轻易被情绪左右。 冷漠,果决,是一位合格帝王该有的品质! 出现在前线军中的飘渺,完美符合这些。在那样凶险权谋交织,稍不入股就会万劫不复的处境,她能迅速将军权掌握在手,拉拢各派将士,足以见她手段能力出众。 如果当初父皇力排众议将皇位传给缥缈,或许情况会跟如今完全不同吧? 李辞宁心中感慨。 但没有如果。 不过还好,如今一切都还来得及……当初父皇的错误,也该由他来纠正!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