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程时一改这几日的低调和谦让,说:“这个米格-29的问题很多。” 吕将军一愣,问:“是吗?详细说说。” 程时:“米格-29早期型号内油容量为4300公升,航程只有1430公里。所以它只能执行作战半径只有500公里的典型空战和作战半径200公里对地攻击任务。他们今天总说灵活灵活,却对这个避而不谈。” 吕将军:“你怎么知道。” 程时:“这是因为设计它的时候,就定位为前线战斗机,为了追求高推重比,在机体尺寸受限的情况下采用双发设计,内部燃油容积小。涡扇发动机的油耗本来就高,他们还搞个双发,耗油量更高。而且为了满足在前线野战机场短跑道起降的要求,采用了辅助进气装置,又占用了原本可用于设置油箱的空间。所有这些设置都让这个飞机的航程已经到了顶,改都没法改。” 吕将军垂眼在心里默默计算了一下今天看到的米格-29的尺寸。 还真是...... 诶,看不出来啊,这小子肚子里还真的有货!! 他认真打量了一下程时,说:“你接着说。” 程时:“而且航电系统非常简陋。早期为适应前线机场维护要求,尽量简化电子设备,导致其发射中距弹时,都没有基本的射击热线和提示,需要飞行员心算导弹发射条件和命中目标的时间。而在格斗发射红外导弹时,需要在仪表盘和操纵杆上按下6个不同按键,而同期的F-16只需要按下2个按钮。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哪怕晚一秒都是在拿飞行员的生命在开玩笑。” 吕将军眉头紧锁。 程时接着说:“米格-29的外形虽然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其气动布局和结构设计,但是格斗时后向视野很差,飞行员基本看不到飞机后面的情况,这在近距离空战中是一个相当致命的缺陷。会让飞行员在应对后方来袭敌机时处于劣势。” “此外,装备的老式的脉冲多普勒雷达等航电设备性能有限,在超视距作战中根本没办法跟漂亮国的先进战机航电系统抗衡。而且配备的RD-33型涡扇发动机推重比不到7,最大载弹量才4吨。各方面性能真的不咋地,不值这个价。他们这是拿我们当冤大头呢。” 吕将军:“你的意思是要苏-27?” 程时:“是。苏-27作为第三代重型战斗机的巅峰之作,具备不可替代的性能优势。而且它是设计来对抗F15的,推力强要比米格-29得多,飞行性能出色。比如它气动设计的革命性。采用翼身融合升力体设计、边条翼和双垂尾布局,在大迎角机动时边条涡可提升升力30%,能做出如‘眼镜蛇机动’等高难度动作,灵活性和可控性明显更好。您知道‘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