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怎么解决矛盾-《重回九零下岗潮,我带着全厂发家致富》


    第(2/3)页

    如果不改变,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就会给原本出现困难的经济雪上加霜。

    所以合资企业的地位很尴尬。

    段守正虽然有点玩世不恭,但是基本的商业敏感性绝对比普通人强。

    他意识到,如果程时能想办法找到突破口,不仅仅是对向东市,对全国所有合资企业都具有指导意义,所以竖起耳朵来听。

    艾美隆说:“我们初步估算了一下,在贵国搭建一条我们的生产线就需要约100亿人民币。”

    张国华吓了一跳,看了一眼程时,不敢出声。

    程时问:“嗯,具体包括哪些投资?”

    艾美隆:“四大工艺的设备约60亿元。整车技术的专利授权费用技术转让费15亿元,基建配套投入约26亿元。”

    程时:“年产量多少。”

    艾美隆有些得意:“我们的都是全自动化生产线,日产可达900辆,理论上可支撑30万辆的年产能。当然这是在贵国的钢材,塑料,电子元件等元件的产能可以跟上前提下。”

    程时微微点头:“所以艾美隆对这三十万辆车的销售有什么计划么?”

    艾美隆:“当然是大部分在中国销售。”

    张国华皱眉。

    程时转向他,问:“张总肯定做过中国的汽车市场调查吧。去年,也就是1990年我国汽车销售量有多少?乘用车有多少。”

    张国华:“根据统计局的数据,去年我国汽车总销量约为50.9万辆,乘用车,包括轿车和吉普车销量是仅4.4万辆。私人购买轿车的数量约为1.2万辆。”

    程时说:“就算今年,增长一倍,达到十万辆。也才达到艾美隆先生刚才说的三十万辆的三分之一。而且,中国还有其他合资,国产汽车品牌。”

    艾美隆:“我们看好的是中国潜在市场。中国有十几亿人呢。就算有万分之一的人购买我们的车,那每年的销售量都能达到十万辆。”

    程时:“贵公司对在中国的售价应该也有估算过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