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蔡邕看着这首诗,不由感叹道:“好!” “好一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这是老夫今晚收到最好的礼物。” 刘禹锡这首诗前半段说年老的问题,后面话锋一转对年老不要过多忧虑。 袁隗、杨彪、荀爽等人看向袁叙的目光更加赞赏了。 卫仲道见状,心中也对袁叙的所展出来的才华不由感到惊讶。 “这个袁叙的确厉害,宁甘拜下风了。” 但是卫仲道那争强好胜的性子并没有把对袁叙的敬佩的话说出来,也没有继续挑衅袁叙,只是默默地坐回原位。 这袁叙可是出身袁家,袁隗还在上面和蔡邕坐在一列;而卫家现在哪里有实力和袁家碰碰。 但凡是个正常人,这个时候都会选择退避,而不是继续争强好胜,硬怼袁叙。 卫仲道也不例外。 这下让袁叙疑惑起来了,不对啊! 按流程这个卫仲道不应该继续嘴硬,要和我一较高下,最后被我说的体无完肤,仓皇而逃吗? 怎么这就退避三舍了? 这边的蔡邕抚须,得意地笑道:“这下老夫的书房,左右两边都有一首诗可以挂了。” 荀爽问道:“左右两边?两首诗?” 蔡邕笑着解释道:“昔日老夫刚刚返回洛阳之时,曾在洛阳城郊之外遇到承高,那个时候承高也做了一首诗给老夫。” 袁隗等人一脸疑惑地看向袁叙,因为他们都没有听说过这件事。 这时蔡邕将那首倒背如流的《龟虽寿》朗声地读了出来。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蔡邕读完,众人细细品读一番。 众人拍手叫好起来。 在场大多数都是蔡邕好友,年龄就算比蔡邕也小不了多少,至少四十岁以上。 这首《龟虽寿》一出,自然也引起了蔡邕老友的共鸣。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