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章 现场鉴定-《做旧师》


    第(3/3)页

    只有那些经手过成千上万古瓷器的专业人士方才有可能用手感去判断瓷器的真假。

    当然,也不可能每一件都能通过手感判断出来,还得看运气。

    而眼前这件,我刚刚一上手就感到手感不对,重了。

    这不仅仅是我眼力很牛的缘故,更是这瓷器做的太不用心的缘故。

    眼前这件青花云龙纹的梅瓶如果按做旧等级去分,大概也就算个中仿了。

    所以,我是看的一头雾水。

    傅易伟先前告诉我的是,这个古董商做的还不小,实力挺大的。

    古董商能做大,首先前提就是要有匹配得上的眼力才行。

    眼力不济,在古董行绝对做不大。

    所以,这就让我奇怪了,按说眼力尚可的大古董商是不可能被一个中仿的假古董给蒙了眼的。

    眼前这瓶子别说是大古董商了,只要是开店做生意的古董商,绝大多数都是不会被打眼的。

    否则,那还做个屁生意。

    当然了,只是一件而已,近百件古董里面夹杂着一件假货,可能有各种原因,比如搞错了。

    就是从境外发货的时候拿错货了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先不要着急,往下再看看。

    我放下这件青花梅瓶,大致上心中给了个估价。

    如果这件是真的,如此品相的明嘉靖的云龙纹梅瓶,市场价大概在一千万左右。

    这件梅瓶先放下,继续往下看其他东西,如果这件当真只是巧合,漏网之鱼,那后面我跟对方说清楚就好,至于后续怎么做,那是人家的事。

    接下来这一箱瓷器,我看完都没有任何问题,是基本开门到代的东西。

    甚至,再往下拆开另一箱古董,我全部看完了,也都是正儿八经的古董。

    当然了,也出现了两件在年份断代上有问题的古董。

    比如有件标签为明朝的青花,实际上是康熙仿的寄托款。

    但是呢,这只是小瑕疵,不太影响入境省税的问题。

    因为未必明朝的瓷器就一定比清朝的仿品贵,很多还正好相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