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她握着墨承影的手,清了清嗓子,“不知道诸位可曾读过书?” 大家互相看着,稀稀落落几人回答,“当然看过。”你休想糊弄我们。 沈雁归又问:“不知道诸位中间,有几名秀才?几名举子?” 大家面面相觑。 人群后头,有人一蹦一跳,举着手道:“我是秀才!我是秀才!” “史书可有记载,大灾过后有大疫?” “有!有有有!” 这人说完,另有人答:“《礼记》《后汉书》《唐书》皆有明确记载,各州县志也能寻到前例。” 城中的大夫才合眼,听说东街之事匆匆赶来,“医书中更多,因为瘟疫而着《瘟疫论》便有各种范例,大家不信可以自己翻阅。” “王妃所用预防性药方皆有古方旧影,并非什么能够让骨脆肉嫩的邪方。”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几乎可以说是常识,百姓不可能不知道。 可他们为什么选择性忽略、选择性怀疑? 沈雁归看着城外燃起的烟、空气中弥久不散的烤肉味,心里大概是明白了。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轻易毁损,即便是宫里的内侍官死后,也想要赎回自己的某个物件一同下葬,确保身体完整。 焚烧,那是极大的惩罚和羞辱。 在老百姓眼里,那些人只是得病而已,何至于要将其挫骨扬灰? 沈雁归往前走了两步。 “众所周知,此次疫病传播迅疾,不止同桌而食、对面相谈能够造成感染,尸体若不焚烧,而是直接填埋,尸中毒气会在土壤中渗入水源,形成新的感染源。” “为了活着的人,我们不得已而为之。” 百姓不信,“说得深明大义,哪有那么玄乎?” “人都死了,哪来的毒气?” 那在城中待了几十年的老大夫,颤颤走到台阶下,面向众人。 “王妃没有骗人!桃源村之所以半数感染,便是上游临水村有病患死于水边没能及时处置,导致下游喝了有毒的水。” 又有一大夫上前,“诸位,听王妃一句劝吧!你们这般聚集于此,若有一两病患夹杂其间,明日只怕全都要感染。” 也有人叹苦,“我们大夫肉体凡胎也得休息,人手有限,实在看不了那么多病患。” 大夫们带头喝药,身体力行告诉大家,这药没有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