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六章被抵制-《穿成古代小可怜,逃到深山去种田》


    第(1/3)页

    因为没有在冷婧这里讨到便宜,于是第二天,大街小巷都在传冷婧以女子之身在书院里当先生,是在辱没圣贤,视为读书人之耻。

    他们坚决抵制这样的行为,绝不能让一个女子辱没他们读书人的名声。

    北疆学府用一个女子教书,更加是圣人的不敬,他们同样不屑与之为伍。

    一时间,所有读书人都开始抵制北疆书院,甚至有的读书人用北疆书院生产出来的书籍和纸张都会被人笑话。

    冷倾和冷婧两眼不闻窗外事,他们抵制他们的,北疆学府又不是给他们这群有钱的读书人创立的,是给那些贫苦百姓创立的,他们觉得用那些纸张浪费,他们就可以不用,反正他们的纸张和书籍根本不愁卖。

    而且等他们知道北疆书院里面的一种纸张已经作为贡品送去京都,估计他们就会后后悔现在的决定吧。

    毕竟能够称之为贡品的东西那都不是等闲之物,哪怕那种纸张没有在市场上流通,可是有这样的名头在,其他的纸张自然会水涨船高。

    能够和皇家用一样的纸张对他们这群一心想着‘学得文武艺,或与帝王家’的读书人来说,是一种荣耀。

    这就和‘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是一个道理。

    上行下效,按照上面人的喜好,进行模仿,这样上面的人看到也会高兴。

    这是一种变相的讨好,也是一种心照不宣的示好。

    当然北疆这些读书人现在还不知道这件事,他们现在一心想让北疆书院开不下去。

    书籍和纸张也卖不出去,这样北疆就会重新变回原来那样。

    他们自己的书铺生意就不会被打压的那么狠了。

    当他们发现,他们放出的消息只有一部分读书人在应和,而北疆学府根本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的时候。

    他们又开始降价处理他们手中积压了很久的宣纸,想要用这种宣纸来打压北疆学府的纸张。

    可是那种沉积已久的宣纸根本不能使用,纸张泛黄还在其次,被蛀虫叮咬的痕迹还有那破损的边角都没有办法使用。

    蘸着墨水的毛笔刚刚落下,那宣纸瞬间就晕染开来,模糊成一大片。

    根本看不清写了什么。

    原本就是图便宜才买的纸张,现在根本没办法使用。

    这让这些读书人有些不满,这些宣纸就算是降价也比北疆学府的纸张贵了将近一倍。

    可是北疆学府的纸张确比这些纸张好用太多了。

    他们实在是没有办法昧着良心说北疆学府的纸张不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