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各有利弊-《朝天子》


    第(2/3)页

    “哎,王爷别急嘛。”

    司马仲骞不痛不痒地说道:

    “老臣只是举个例子,一成还是多少成的折损还得视各郡县的具体情况来看。”

    “咱们听太傅大人说完。”

    不等顾思年再度开口尘尧就插了一句:“那合银法的利弊呢?”

    “合银法推行仅仅两年就取得如此成果,说明益处多多。”

    司马仲骞有条不紊的说道:

    “取消徭役、人头税,平摊至各县田亩,统一收税,降低了每次收税的繁琐程度,不用再派大量吏员一次次地去核实人口、田亩数量。

    也避免了因为征召徭役而耽误秋收耕种的情况,想种地的种地、想服徭役挣工钱的也可以去官府处报名,十分合理。

    所有税赋都是以铜钱、白银征收,交上来一两就是一两,五钱就是五钱。

    下面的小吏就算想从老百姓手里克扣点都不可能,从县到州再到户部,沿途转运的损耗也会减少很多。

    这么看的话北凉道在短短两年之内能焕然一新,合银法确实有功。”

    尘尧饶有趣味地问道:

    “老大人说的这些都是好处啊,听起来合银法似乎并无弊端?”

    顾思年目光微凝,心中暗自勾起一抹冷笑,这个老东西怎么会只说好处,不说坏处呢?

    “凡事都有利有弊,怎么可能只有益处呢。”

    果然,老人清了清嗓子说道:

    “首先,按照王爷的说法,推行合银法的第一步应该是清丈土地、核定良田数目,重新颁发新的地契。

    北凉当初清丈土地足足花费了大半年的时间,要知道北凉不过一道之地,且大部分区域因为战乱变得地广人稀,饶是如此还花了大半年。

    可中原有六镇十三道,疆域、人口、土地比北凉多了十倍不止,方圆万里之地,光是清丈田亩这一步就得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要花多久谁都不知道。

    一年?三年?这耽搁的时间怎么办?

    其次,北凉道从商之人叫少,官税主要还是以田赋为主,商税占比极小,但中原百业争鸣,各行各业的税收统一以白银收取统计折算也是个大麻烦,同样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最重要的一点,因为我大凉疆域辽阔,各地的物价参差不齐,老百姓卖粮买粮的价格都不一样,万一有商人囤积居奇,操纵粮价这又该如何是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