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若是火炬城为大唐帝国占据,那么后世智利长达5600余公里太平洋沿岸地区将会被一截两半,仅剩下2460余公里,南部3150余公里全部丧失了…… 好在19世纪60年代,智利人还想不到拥有如此漫长的海岸线,他们关注的焦点在奥索尔诺地区,作为西班牙白人的后裔,智利人对南部疆域遭到入侵表现出极为愤怒的态度。 最大的问题在于 智利人拿不出奥索尔诺地区归属自己的合法依据,只是嚷嚷该地区属于自己,遭到大唐帝国的侵占,但却拿不出凭据来。 在1825年塔皮韦会议上,虽然确定了比奥比奥河为智利与阿劳卡尼亚地区之间的界线,但是双方没有签署任何具有法律意义的政府间协定。 这一来是因为智利依然贪图更南方的广大土地,并不想将自己的殖民脚步停止在比奥比奥河边,只不过暂时力有未逮,所以有意留下的一个模湖概念。 这二来是因为土着印第安部落是个松散的战争联盟,当初联合起来与西班牙人战斗,打完仗之后便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既没有统一的信物,也没有什么王国政府,在口头达成和平协议后便做鸟兽散了。 万万没想到 地处万里之外北美洲的大唐帝国竟然会挥师南下,毫不讲理的占领了奥索尔诺地区,并且将该地区改名为火炬城,堂而皇之的驻军下来。 这突然的一下子,让智利政府和民众全都傻眼了。 对于马尔普切人而言,白人的火枪和征服简直就是降维打击,生产力落后的土着印第安人就是粘板上的肥肉,任由切割欺凌。 对于智利人而言,大唐帝国的坚船利炮就是降维打击,小小的智利压根儿也无法抗衡,嚷嚷了一会儿也就明智的闭上了嘴。 仔细掂量一下,美利坚合众国(北方)这个前车之鉴摆在那儿呢,智利人纵然再狂妄,也知道自己的小体格远远不能够与大唐帝国相碰,所以他们的举措就是; 派出以国家总理冈萨雷斯为首的高级代表团,紧急出访大唐帝国,寻求在南部边界问题上达成一致。 也就是说,果断的怂了。 在智利白人的字典里,向强者纳头便拜不丢人,而且奥索尔诺地区原本就是从马普切人手中抢来的,丢了也不可惜。 可惜的是今后向南继续扩张的企图夭折了,也彻底变成不可能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