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科隆-《狂野北美1846》
            
            
            
                
    第(1/3)页
    和平时期
    大唐帝国皇家陆军辖下,共有七个军区级常设指挥机构,分别是北部军区(驻地芝加哥),南部军区(驻地墨西哥城),中央军区(驻地洛杉矶),海外军区(驻地巴拿马),大唐帝国驻北美总司令部(驻地纽约),要塞及国土防御司令部,安第斯总督府司令部。
    这七大军区级机构,都是和平时期的常设军事机构,总兵力维持在38万至40万之间,根据任务时期不同上下浮动。
    若到战时
    则从各大军区抽调精锐军队组成野战兵团,赋予临时性兵团番号,战后撤销,麾下各部队陆续归建。
    这其中,帐面实力最强大的就是大唐帝国驻北美总司令部,常年在美利坚合众国驻军在20万人以上,年均复转军人4.2~4.5万人之间。
    账面实力最弱小的就是安蒂斯总督府司令部,辖下只有两个野战师和5个守备团兵力,其中一个野战师还是皇家海军陆战第2师,只是暂时隶属于安第斯总督府指挥。
    在湖湾市短暂停留几天视察,并且对当地经济发展下达纲领性的旨意,皇帝李察及其一众随员再次乘坐皇家专列,途经哥斯达黎加省时未做停留,径直抵达帝国本土最南部的省份巴拿马。
    巴拿马省是面积在帝国本土排名倒数第一的省份,最窄处仅60余公里,该省仅有两大城市。
    一个是省会巴拿马城,濒临太平洋一侧。这是一个总人口69万余人的大城市,也是中美洲周边地区最大的城市。
    一个是濒临加勒比海一侧的科隆市,两个城市间有一条长约78公里的铁道线连接,被称之为巴拿马铁路。
    这条铁路是整个帝国最繁忙的商业铁路,承担着太平洋沿岸各大城市难以计数的海量物资运输任务,城市因此而繁荣起来。
    出口物资从巴拿马经铁路运往科隆,在这里装上前往欧洲的定期货轮航班,大约17天后就可以抵达英国普茨茅斯港。
    进口物资同样从科隆登陆,经铁路转运至巴拿马后,装上货船前往帝国太平洋沿岸的各大城市。
    在大宗物资运输方面
    价格低廉的海运费拥有着巨大优势,哪怕是经过巴拿马陆路口岸中转,也比铁路运输便宜的多。
    从大唐帝国繁荣的太平洋沿岸各大都市区,向了欧洲出口有4个渠道,其中三条都是经过铁路线运输。
    最便捷的是向东直抵纽约或里士满,从这里装船前往欧洲,最快只需要12天就可以抵达。
    缺点是跨国运输手续繁杂,运输费用高昂,因为码头和铁路站效率的原因,时效性并不强。
    反而常会遇到货物丢失,破损,受潮及其他原因,解决起来相当麻烦,反而是最不经济而且较少使用的出口渠道。
    次之是通过铁路向北运抵芝加哥或底特律,从这里装船经五大湖进入大西洋,最终直抵欧洲。
    这一段航线耗时约在两周左右,北方的出口商运送一些价值较高商品时,优先会考虑这条航线。
    第3个选择就是通过铁路向南运抵德克萨斯州的休斯敦港,或者墨西哥湾沿岸各港口,从这里装船运往欧洲,大概也是两周时间。
    南方各省冻牛肉和果品出口大多采用这种方式,距离较近也较为便捷。
    第4个选择就是海运经过巴拿马陆路口岸,七成以上的大宗出口都是通过海运,动辄一两千公里的铁路运输价值不菲,还是海路运输更便宜。
    即便是经过76公里的铁路转运,也比长途铁路运输便宜的多。
    科隆市是一个人口约37万的中等城市,支柱产业就是远洋货物中转,铁路运输服务和仓储服务,拥有面积极广的十几个仓库区。
    这座城市8成以上居民,都从事各种各样的仓储运输服务,在多年繁荣贸易的情况下,经济较为富裕。
    皇家陆军海外军区司令部就坐落于科隆市,皇家海军加勒比海分舰队以及几个重要海军基地也坐落于此。
    若干年后
    连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尼加拉瓜运河正式开通,对该省经济的冲击最大。
    皇室专列抵达科隆城时,已经是1873年6月初,即将进入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白天的日头相当炽热,最高气温达到26~27度。
    这里是典型的海洋性岛屿气候,早晚在海风劲吹之下凉爽宜人,不时还落下一场雨,雨后的空气更加湿润。
    科隆城是一个具有76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城市中还遗留着印加文明印记的神庙建筑和祭坛,更多的则是西班牙人建造的天主教堂和地中海风格建筑。
    帝国建立二十几年来,伴随着经济繁荣和殖民扩张,这座古老的城市也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不断的有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现如今
    已经成为加勒比海岸美丽的港口城市之一,椰风阵阵,碧海银沙,呈现出浪漫唯美的景色,往往让人流连忘返。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