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英明决策-《狂野北美1846》


    第(2/3)页

    按照陛下旨意;

    必须全面推进并且深化华夏文化影响力,确立国语为首的文化教育推广,注重戏曲,中药,音乐,茶艺,宗教和传统华夏节日的推广,加深并确立以华夏文化为主的软实力影响。

    北美事务部确立了以移民和教育为主的两手策略,移民就不谈了,每一名华人移民都是一个种子,开出来一大片花。

    北美广受欢迎的是中英文双语教育,北美各国从上到下的阶层都愿意将孩子送到中英文双语学校接受教育,这已经蔚然成风。

    谁都知道

    要想拥有一个体面而薪资丰厚的工作,想要入职政府部门,想要有一个光明美好的未来,必须要精通国文和英语,这两者缺一不可。

    单独教授英语的学校和单独教授国文的学校,在北美各国和帝国东部沿海地区,接受度都不高。

    这和帝国中部以及中美洲,南美洲地区完全不同,那里的国文慈善学校大行其道,普遍不教授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当地的印第安土著语言。

    愿意上就上,不愿意上滚蛋。

    北美各国和帝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传统的英语区,当地白人居民比例高,英语居于统治性地位,国语只是后来者。

    只有二者兼顾,才能够受到当地居民的普遍欢迎。

    定居此地的华裔家庭,也要求孩子能够熟练的应用英语,这样可以无障碍的和更多的人群交流,为今后工作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正是这样的现实要求,令中英文双语学校广受欢迎。

    只要孩子们来到学校里,那么二胡、古筝、萧这样的华夏乐器,就可以自然的排进音乐课中。

    礼仪,饮茶,书法,棋艺,绘画这些课程,就可以自然的排进艺能课中,让孩子们接受隆重的华夏文化熏陶。

    地理,立国历史这些宣传忠君爱国的课程,也可以广泛深入人心,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们的世界观。

    在欧洲学校中

    宗教教育占据一半还要多的课程,但是在大唐帝国的五年制小学教育和三年制初中教育中,宗教教育只是不显眼的一小部分。

    只需要了解,不需要考试。

    在某些领域,北美事务部与文化卫生和体育部职能重叠,只不过后者专注于帝国内,北美事务部专注于国外。

    “嘀铃铃……”

    红色电话铃声响起,潘守国勋爵皱了下眉头,还是按下了通话键。

    “什么事?”

    “英国北美事务特别代表亨利-林德男爵先生于纽约发来通话请求,卑职请示是否通过?”

    “嗯,接过来吧。”

    “遵命,部堂大人。”

    随后电话里响起“嘟嘟”几声,显然是电报局在转接联通电话,然后便传来带有嘈杂声音的来电,听口吻正是亨利-林德先生。

    “尊贵的勋爵大人,是您吗?”

    “是我,我听出你是老朋友林德先生,很高兴接到你的电话,有什么事吗?”

    “哦,请允许我向您致以问候,这段时间,法国特使让-米涅-佩里埃找我谈了几次,意图重新推进第2轮债务重组谈判,不知贵方意图如何?”

    “爵士先生,我方对此早有公开的立场,在债权人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之前,贸然的开启谈判只是浪费大家的时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