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迁都之议-《狂野北美1846》


    第(2/3)页

    费城的优点很突出,这是一个人口堪堪超过百万的东部大城市,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内河港费城港,从这里沿着特拉华河道可以直通切萨皮克海湾,五六千吨的豪华邮轮可以从费城畅通无阻的进入大西洋,直抵欧洲各大城市。

    费城地理位置优越,向东北距离纽约大约160公里,向西南距离东都市(华盛顿)约220公里,从东都市(华盛顿)继续往南281公里,就是卡罗莱纳共和国首都里士满。

    最让皇帝李察看中的是费城既不太大,也不太小,地理位置距离东部两个大国首都都很近,前往欧洲更为便捷。

    从帝都长安前往欧洲至少而在费城直接乘坐豪华邮轮要42~45天,,最快13天就可以抵达伦敦或者巴黎。

    随着最新一代快速邮轮面世,这一旅程的时间还将大大缩短,有望缩短到八至九天。

    另一方面

    与成熟稳定的西海岸各大城市相比较,迁都费城有利于镇压较为动荡的东部各城市,20万的皇家禁卫军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是一股庞大的军事力量。

    如此强大的力量放在帝都长安,方圆五千公里范围内没有任何威胁,委实浪费了。

    皇帝李察想到这里,提起御笔在“费城”两个字上重重的画了个圈,最终圈定了这个地方,作为大唐帝国的新首都。

    下一步,就要展开大规模的营造工作。

    地铁,城市快速环线,拓宽的道路和城市建筑,新皇宫和政府各部大厦,皇家禁卫军永久营地等等,都需要统一筹划建设。

    经过5~6年的大规模建设,差不多在下世纪初,可以正式迁都费城。

    费城?

    皇帝李察考虑了一下,提起御笔将“费城”两个字抹去,然后写下了龙飞凤舞的“朝歌”两个字,看了以后满意的点点头。

    关于迁都的争议,此前皇帝李察从未流露过倾向,所以下面的朝臣们才争论的相当激烈。尤其是一些重臣元勋在长安拥有了大量固定财产庄园,店铺和大厦,都不愿意搬家。

    有人会说,不愿意搬就不搬呗!

    若是让那些重臣元勋听到了,真的能喷他一脸,责骂站着说话不腰疼。

    皇帝陛下在哪儿,皇宫在哪儿,帝国政府的办公大厦在哪儿,哪儿就是大唐帝国的权力中心,谁愿意脱离帝国权力中心?

    一个贵族家庭纵然暂时风光,但不能够长久的远离帝国权力中心,否则走向没落是注定的事儿。

    皇帝李察倒不在意这些帝国贵族们的想法,他是看出了迁都真正有利于大唐帝国巩固统治,有利于统和北美东部各国,有利于进一步削减传统的东方皇室繁文缛节,更接近现代社会理念。

    大明宫实在太大,太繁华,太惹眼了,不符合皇帝李察希望皇室低调的想法,今后可能成为社会舆论集火攻击的靶子。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大唐帝国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近二三十年来遭遇过几次经济危机,幸好有惊无险的度过了。

    在经济危机期间大量工人失业,数以千万计的工厂,商铺和公司倒闭,帝国公民收入严重缩水,生活水平下降。

    这时候就会冒出来一些杂音,有人针对帝国贵族的豪奢生活,有人敌视大唐皇室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有人不满社会现状,各种各样的小杂鱼都冒了出来。

    皇帝李察心里清楚;

    随着现代社会文明发展,这种事今后会越来越多,有些偏激的言论会越来越有市场,这是难以避免的社会发展趋势。

    为今之计

    在于先一步迁都,今后将大明宫一拆为数份,以前朝三大殿为主的恢宏宫殿建筑群,今后将辟为举办重大典礼仪式场地,冠以“帝都长安皇家博物院”名称,有皇室子弟担任皇家博物院董事长,向民众展览皇家丰富的收藏。

    万寿山可以辟为“皇家万寿山动物园”,太液池及西宫可以辟为“皇家太液池公园”,内附多个博物院,用以向民众展览皇室顶级收藏。

    尤其向民众开放展览这一条,必将赢得帝国公民的一致拥护,交口称赞。这体现了皇室亲善态度,通过这些渠道更接近民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