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妹夫,详细的说说。” “他到底跟咱和你嫂子有关系。” “晚上回去,咱也好和你嫂子念叨念叨。” 朱重八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刘清秋见转,于是简单的说了一下。 大致就是,郭子兴和孙德崖、赵均用起了冲突后,一开始是处于劣势。 后来彭大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赶了过来。 于是双方就变得势均力敌。 那一晚之后。 濠州城被一分为二。 一面是彭大和郭子兴占领。 一面是赵均用、孙德崖,以及其余的几位大帅占领。 双方这几天大大小小的矛盾和摩擦可是没少发生。 死伤的人数都已经上千! “我还听说,彭大称王了,自称鲁淮王!” “赵均用也不甘示弱,称了王,自称永义王!” “有他们这两个出头鸟在前面,我们接下来的计划也可以进展的顺利一点。” 刘清秋说这番话的时候,眼神中闪过了一道寒光。 他的有情有义也好,他温柔善良的一面也罢。 只会展现给自己在乎的人。 还有在乎自己的人! 至于其余的那些人,刘清秋才不会管他们的死活。 你跟我有没什么关系? 我干嘛在乎你的感受,你是死是活! 能利用你的时候,我也绝对不会心慈手软。 这就是刘清秋的处事原则! “妹夫这话是什么意思?” 朱重八有些不理解。 他现在的思想和眼界还是没有彻底的被打开。 很多的想法还停留在之前那个拿着刀和元人血拼的小卒子朱重八。 还不是后面那个威风凛凛,纵横捭阖的朱元璋! “这时候称王,称呼上确实好听。” “传出去也十分的威风。” “不过,却并不能带来实质性的好处。” “相反,还会带来不少的坏处。” “此前,我等在濠州之所以可以相安无事的发展。” “四周的元军没有来攻打。” “除了之前击退贾鲁的围困后。” “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濠州在元人那边只是微不足道的存在。” “说是有好几位大帅,其实呢?” “真实情况大家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儿。” “空有其表罢了!” “元人最大的敌人,是刘福通和徐寿辉等人。” 刘清秋继续开始自己的分析。 他之所以会给朱重八这么详细的讲这些。 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快点打开朱重八的思想。 让其不要再用之前士卒的想法来看待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想要成就大事,思想一定要打开,眼界一定要放得长远才行。 如今的朱重八身边还没有那些文臣谋士。 很多事情都是凭借着感觉来。 这样,一次两次还行。 次数多了难免会出现失误。 一旦失误变成了致命的错误。 那大好局面就会前功尽弃!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的发生,刘清秋只能自己来。 提前让朱重八接受知识的洗礼! 要是能加快一下天下一统的进程,自然更好。 早点结束战乱,早点享受生活! 老婆孩子热炕头! 多舒服! 朱重八仔细想了想后点了点头,“听你这么一说,好像确实如此。” “刘福通和徐寿辉他们遭受到的围剿,确实比濠州更厉害。” “这是为啥?” 他就像是一个好学的学生一样。 不明白的地方就第一时间问。 这段时间和刘清秋相处下来,让朱重八更加明白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平时没事的时候,他都要掏出来书读上两句。 哪怕是不懂也死记硬背。 刘清秋也在军营,记下来之后直接去问就好了。 “枪打出头鸟!” “眼下遍地都是义军。” “元人想要尽数消灭显然是不可能。” “需要花费的人力和物力庞大到难以想象。” “这种时候,只需要消灭挑起来事端的人,便可以事半功倍。” “红巾军所追随的对象,无非就是刘福通和徐寿辉两人。” “要是一举将他们两个消灭。” “红巾军的士气和发展势头势必会受到严重的打击。” “到时候元人再消灭一两个顽固分子。” “用不了多久,红巾军便会不攻自破,尽数消散。” “这就是所谓的擒贼先擒王!” 刘清秋说话的时候,手上的动作也没有听。 手中的木棍不断的比划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