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慕容诗与秦允之的婚事定在了六月十二。本来一开始定在了六月初六,六六大顺,他们一家都也挺喜欢这个日子的,但算着日子,慕容诗恰好在那段时日来小日子,未免冲撞,只能改期了。 因为六月的好日子并不多,改来改去最后定在了六月十二。慕容诗倒是没有所谓,她反而不太喜欢六月初六,她可不想自己的以后的结婚周年纪念日是666呢…… 慕容诗和秦允之的亲宴在倒计时中,这时,朝堂上发生了一件喜事,就是武安侯举家回京了。 武安侯作为一个神一样的人物,他的回京可是一件撼事,对于元帝来说更是天大的喜事。 武安侯名唤郑岩峰,年方三十有六。当年郑岩峰十岁中了秀才,十四岁考上了探,因为与元帝年岁相当,出仕后的郑岩峰,凭着自己的聪颖,且机缘巧合之下后被先帝看中,被提携为太子的伴读。 当年的太子并不是元帝,而是先皇后所出的六王子,而元帝是李淑仪所出五王子,李淑仪曾有很长一段时间颇受先帝的宠爱,后来还顺利地诞下了一个哥儿。太子和元帝只差了几个月,眼见李淑仪盛宠不衰,先皇帝甚至准备让人拟制赏封李淑仪为贵妃事宜。 当时先皇后觉得自己地位受到了威胁,决心要铲除李淑仪还有她所出的元帝。李淑仪虽然在后宫待得没先皇后久,但能在后宫存活且得到皇帝的恩宠的李淑仪也不是吃素的。 李淑仪与先皇后开始了明争暗斗,可没想到最后还是被自己身边的贴身嬷嬷给出卖了,掉到了先皇后设下的陷阱里。再者还有先皇后的煽风点火,元帝心一狠,直接将李淑仪打进了冷宫。 而先皇后并不满足于此,还不知从何处寻来一个高僧,说元帝与先皇帝的命格相冲,轻则诸事不顺,重则还会克先皇帝的寿阳。当时先皇帝早已有新美人在怀,哪会惦念被打进冷宫的李淑仪呢。 再者先皇帝是一个迷信之人,听了那僧人的话,尽管先皇帝对元帝颇为宠爱,但还是对元帝产生了偏见。 后来恰好元帝六岁生辰那天吐谷浑起兵攻打大唐,西北地区失守,先皇帝开始对高僧的话深信不疑。而也就是那一天,元帝被先皇帝以养病为由送出了皇宫,送到一个寺庙寄养。 这一送就是八年,八年之久,久得让先皇帝甚至忘记了自己的这个儿子。后来先太后六十寿辰,先太后不经意提起了元帝,元帝后来才被送回了皇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