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蔡康康也跟着问:“陈皮呢,多少钱?” 摊主指了指那一堆: “分年份的,这个八年的一毛一两,十年的一毛一,二十年的一毛五,三十年的二毛五。” 几人都问了几种药材,价钱都很公道,而且可能是因为靠近产地,物美价廉。 杨教授很满意,摸出一个纸条,给摊主: “这些,各来一百斤,几天能好?到时候能给我送到邮局么,我们把这些需要寄到别处去。” 廖金鑫一看是大主顾,顿时那有些见到美女结巴的毛病不药而愈了,他满面红光,站起身: “成,今天就成,我家不远,要不,大家伙儿跟我一起回家去吃个便饭,我请人给我看摊子,回去就把药材给你们弄好。” 他又道: “这些个药材,你们还是看着我弄比较好,否则,里面要是有坏的,或者以次充好的,也没地儿说理去啊!” 刚做了生意,杨教授和摊主也熟悉了不少,闻言立刻道: “我说老廖啊,你做生意也太实诚了,还让我们给你监工?” 做生意多的是以次充好的,像廖老板这么实诚的还真不多。 老廖一本正经道: “杨老师啊,你有所不知,我爸以前也是大夫吖,是我不争气,看药材还成,给人看病那不成。” “这吃进人肚子里的东西,尤其是给病人吃的,可不能有一丝含糊。” 旁的也就罢了,但药材这种东西,那可是救命的,真的以次充好,不亚于谋财害命。 姜娴心中对廖老板的印象着实不错,让她想起了姜二伯还有四哥他们,她自己也算是个大夫,对待药材和病人,自也是这般的态度,这大约便是身为大夫不可或缺的医德。 蔡康康也道: “廖老板实诚人啊,你说你看病不成,但我瞅你医德已经赛过不少医生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