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权枢易主-《三国之挟太后以令天子》
第(3/3)页
【校尉段煨,沉毅善政。宜晋典农中郎将,许置部曲八百人,专司京畿屯田,封关内侯。】
【校尉董越,宜晋中郎将,屯潼关,封关内侯。】
【校尉李傕、郭汜、张济……】
【原并州从事张辽,明达事理。宜擢北军中候,行屯骑校尉事。】
【原并州都尉高顺,治军有方。宜擢厉锋校尉,仍领陷阵营。】
看完了。
刘辩的眼前一片发黑。
完了。
从京城的治安,到宫城的禁卫……
从拱卫洛阳的东部门户,到扼守关中的潼关要隘……
从收编的北军,到新降的并州锐卒……
所有的军权,所有的兵马,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全部换成了董卓的人!
他这个皇帝,如今就是一个被囚禁在笼子里的金丝雀!
连看守笼子的卫兵,都是董卓的爪牙!
“陛下?”
蔡邕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催促的意味。
刘辩抬起头。
看到了李儒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
看到了牛辅按在刀柄上那粗壮的手指。
他知道,自己没有选择。
他伸出微微颤抖的手。
拿起了代表着皇权至高无上的玉玺。
那方玉玺,此刻却像是烧红的烙铁,烫得他灵魂都在战栗。
他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
用尽全身的力气,将那方沉重的玉玺。
重重地盖在了奏折的末尾!
“咚”的一声闷响。
仿佛是他作为天子的尊严,被彻底敲碎的声音。
李儒上前一步。
面无表情地收起了那份盖上了朱红大印的奏折。
他对着刘辩躬身一礼。
嘴角那丝冷笑,却愈发明显了。
“谢陛下隆恩。”
说完,三人转身,毫不拖泥带水地离去。
空旷的御书房里,只剩下刘辩一人。
瘫坐在龙椅上,失魂落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