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扶苏啃了一口羊腿,缓缓咀嚼,许久之后才终于开口:“孤不欲再起大战!” “此战边界,当止于大漠南端,不再向北追杀!” 苏角目露错愕,左右张望见附近无人,方才压低声音道:“末将斗胆妄言。” “陛下时至今日未立太子,诸公子却皆已成丁,日后难免会有纷争。” “今陛下擢公子为主将,实乃难得良机,公子于此战斩获的军功皆会成为日后凭依。” “末将少智,窃以为公子理应北逐!” 苏角之所以来寻扶苏,就是希望扶苏能挂帅出征,以便于苏角顺势得些军功。 但若只是为了自己的军功,苏角只会从军事角度劝谏,而不会上升到扶苏的个人利益。 苏角这番交浅言深的话语不只是在劝谏扶苏,更是在向扶苏表明他的态度和支持! 扶苏把自己吃了几口的羊腿送给苏角,沉声道:“据孤所知,大漠辽远,荒凉多沙,虽有水草却十分稀疏,无法支持大军过境。” “即便只率数万精锐纵跨大漠,也需要提前算好每一处水草之间的距离,否则轻则人无水、马无草、饥渴难战,重则被困于大漠之中、全军覆没!” 扶苏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大漠的秦人。 他很清楚汉武帝跨越大漠北击匈奴几乎掏空了文景之治的遗泽,所以他才隐忍大辱数年,积蓄民力钱粮三载之后才兴兵北伐。 扶苏更清楚几个月前(贞观四年四月)才刚结束的唐灭东突厥之战耗费了多少钱粮民力——那都是他辛辛苦苦攒出来的钱粮! 以扶苏对秦国国力的了解来看,如果现在纵跨大漠远击匈奴,要么后方粮草不济导致扶苏部断粮,要么后方拼命供应粮草导致秦国提前崩塌,几乎没有第三种可能! 如果扶苏只是一名寻常将领的话,扶苏不会考虑那么多,干就完了,大不了效仿任嚣,割据漠北为王。 但扶苏是秦长公子,更有心染指那至尊之位,所以扶苏不能坐视秦国社稷崩塌——至少不能在扶苏远征漠北、来不及还朝夺权时崩塌! 更重要的是,大漠水草的位置是会变动的,扶苏对大漠的了解只能作为参考,秦国对大漠又几乎没有了解,如果扶苏在未探明大漠虚实的情况下贸然北逐,很可能会被困死在大漠之中! 思虑间,扶苏下定决心:“孤亦知,继续北逐匈奴大利于孤。” “但,孤非只是将军,更是大秦长公子!” “孤万不能只为己虑,更当为大秦、为世人、为天下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