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别抢,给我留一点。” 5毛一个的鲍鱼,很受欢迎。 东西是买了,这玩意儿不晓得怎么做: “光树,这鲍鱼怎么吃?” 杨光树想说用嘴巴吃。 太皮,又害怕被群殴。 “清洗干净,放点调味料,少许汤汁煮就行。 清蒸蘸酱汁也好吃。” 做法很多,杨光树也懒得说。 说了他们也不会。 煮熟蘸酱汁最简单。 有人拿起生蚝询问:“光树这又是啥?贝壳?” 瞅着跟池塘里的河蚌又有些不同。 杨光树有些佩服大队里的老大哥们,很有眼光: “生蚝,男人的加油站。 烤好,放点蒜蓉,酱汁,很下酒。 一块钱一斤,不要票,比猪肉实惠。” 末了,杨光树提醒一句: “少吃点为妙,怕你晚上睡不着觉。” 话音未落,男女开始抢货。 连王春梅也加入人群中。 她还想再要个儿子。 给杨光树吓得:“这娘们,想要我老命?” 便宜货,社员们都买了一份。 甚至有人多买了几份。 给娘家人送过去,多有面子。 小孩子们在边上哇哇叫:“爹,你怎么不买海螺?” 海螺壳,孩子们喜欢的紧。 “买那玩意儿干嘛?又没肉。” “好看呀!” “好看能当饭吃?” 老爹的无情,给孩子们气的: “把我钱还我,我自己买。” “小兔崽子,翅膀硬了是不是? 敢向你老爹要钱?” “那是光树叔给我的。” 搬出杨光树,家长不再言语。 给孩子每样海螺称了半斤。 “光树这大龙虾怎么卖?” 瞅着一只最少好几斤,肯定价格不便宜。 “这是澳洲大龙虾,都是兄弟,你们给20一斤就行。” 在后世,也要卖三四百一斤。 “卧艹,这么贵?那我不买了。” “那你买小青龙吧,10块钱一斤给你。” “10块啊,那我买一点吧!” 尝个鲜就行,真特么贵。 一个个嘴上说贵,每家每户,都是提着几大袋回家。 王春梅再次用麻袋装钱: “光树,你以后多进点这东西,这个真的好赚钱。” “过年,社员们花钱大手大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