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七日鲜-《1984港岛文娱》
            
            
            
                
    第(2/3)页
    吃午饭的时间,徐客跟在外面忙完回来的施楠生讲起陈文彬小说连载的事。
    施楠生疑惑道:“老爷没看吗,我记得小说刚连载我就把报纸放在老爷的办公室了?”
    “放了吗?这几天太忙,没顾得上。”徐客尴尬的解释了句,然后话锋一转又说道:
    “我听讲,很多人都准备搞跟风片?”
    “不是准备,已经有人在拍了。”
    施楠生喝了汤,擦擦嘴,不紧不慢的说道:
    “你也知荷里活那部片子现在有多火,没有阿彬的小说,他们那群‘七日鲜’照样跟风,现在无非是多個更好的模版。”
    所谓的‘七日鲜’就是用最小的成本,最短的时间,拍出最热门的同类题材。
    一般而言,这类片子从开拍到剪辑成片前后不会超过十五天。
    有的更快,七天拍完,三天就剪辑上映。
    不过呢,这类跟风片通常在香江本土票房都不行,
    他们的盈利手段多数是通过录像带的形式远销东南亚其他地区。
    程龙的醉拳火了,然后电影还没下映,同类各种醉拳的跟风片就已经出现。
    什么‘笑醉拳’,‘打虎醉拳’等等。
    有的甚至只是蹭个名字,内容跟功夫毫不相干。
    业内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一片爆红、百片效仿”。
    这也是为什么香江不能跟好莱坞一样走那种持续开发IP的模式。
    版权意识太薄弱,短期内各种跟风模仿,粗制滥造的作品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这让很多用心去搞原创的电影人苦不堪言,却没有办法。
    既然没办法遏制,于是乎,索性就直接加入。
    受灾的不只是爆火的电影,还有小说,甚至漫画,
    后世的那部《古惑仔》就是如此。
    最早是漫画,导演看到漫画销量不错,觉得有搞头,于是翻拍成电影。
    从开拍到成片,半个月不到。
    只是谁都没想到,这种粗制滥造的片子会大火。
    事后,漫画的原作者找导演要版权费。
    奈何导演刘伟镪压根不鸟他,趁着热度还在继续拍第二遍。
    漫画作者气的无奈,干脆自己找了个导演合作,以原创作者的身份也跟着拍了一部《古惑女之决战江湖》。
    而且上映的时候还在刘伟镪第二部《古惑仔2之猛龙过江》前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