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欢迎收听AM675广播电台,我是今晚的主持人珊珊。” 温柔的声音荡漾在听众耳边,洪金保眼神一凝,刚还嬉笑言谈的包厢骤然间鸦雀无声。 “半部阴阳风水术,囊尽九州诡秘境。” “人点烛,鬼吹灯,鸡鸣灯灭不摸金。” “在过去一个月的时间,我们跟随胡八一的视角,开大墓、斗粽子、揭开千年古墓的神秘面纱。” “相信很多听众同我一样,对这部轰动香江的小说作家三月的身份产生好奇。” “《明报》的金镛先生曾评价他是鬼才,言谈及小说时称:香江近十年、往后十年也难以有此佳作。” “那么,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奇人?” “如果要我评价的话,三月的身份与经历同他的小说一样,神秘而奇诡。” 简简单单的几句开场白,吊足了听众的胃口。 收音机前的洪金保不禁笑道:“扑街,不就是个大陆仔吗,还能怎样奇诡,难不成他还真是摸金校尉的后人。” 包厢里众人闻言,哄堂大笑。 “今晚有幸邀请到作家三月做客我们的节目。” “不过在此之前,请允许我花几分钟时间,讲一段有趣的小故事。” “1984年的某天,一位港大中文系的学子,拿到了他期待多年毕业证,开启他新的人生篇章。可是在这原本美好的日子,却突然传来一个噩耗,给这份喜悦蒙上了一层阴霾。” 李珊珊将陈文彬港大毕业与父亲的自杀,以及他出车祸连在一起。 其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陈文彬背景的简短介绍。 收音机前的听众们一开始听得很不满意。 大家都是过来听作家三月的身份,到底是不是从内地过来的。 突然讲这些八竿子打不着的故事,让很多不满听众的纷纷打电话到电台去投诉。 不过,在听到故事里这个‘衰仔’失忆以后,开始写小说替父还债时,很多人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 “绝无可能!” 这是金镛在听到这里时的第一反应。 原本这个点他早已休息,只是对三月的身份太好奇,才多熬了一会。 但听到这段时,一向冷静的他也不禁失声否定。 在过去的时间里,作家三月是内地过江龙早已成为所有人心目中的定论, 哪怕是金镛,也同样对此不怀疑。 如今却告诉他,三月是土生土长的香江本地人,并且还是在失忆状态下写出让他赞叹的小说, 这前后的反差,怎么可能不让金镛震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