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小院不算大,并排过去三间屋,中间那间当作客厅,左右两间厢房可当卧室,右边是厨房,最角落里还有一间厕所。 院子里面光秃秃的,不像隔壁右边院子勤劳的主人家种上了绿油油的青菜。 至于左边那家,宋沛年踮脚伸长了脖子去望了一眼,已经被主人家改造成杂货铺了,还安了座机电话,收费也不贵,平时街坊邻里都喜欢照顾他家的生意。 值得一提的是,这小院的地理位置特别好,算是位于江城市的内环了,往东走五百米就是市医院,再往西走一千多米则是江城市最大的百货大楼,另外这附近还有两个国营大厂。 江城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即使以后新世纪也是一座新一线城市,这小院若是以后拆迁,至少能赔个几百万外加两套房。 不怪唐家人惦记呢。 院子不脏,只有几片落叶,宋沛年从墙角拿了一把大扫把,将院子扫干净,又从井里提了两桶水,将里里外外仔细打扫干净,这才坐下来休息。 刚刚趁着打扫的间歇,宋沛年已经家里的存款全部给搜刮出来了,一百七十二块七毛九分,有零有整。 挺好的,至少没有负债。 宋沛年不是个坐吃山空的性子,很快就确定了他未来的‘赚钱大计’。 说干就干,宋沛年立刻骑着他的自行车就出门了。 刚出巷子口还遇到了隔壁种满青菜的那家大娘,笑着打了个招呼,“赵大娘,下午好啊。” 提着从乡下买回来的两只土鸡的赵大娘面色一顿,反应了三秒,才笑着寒暄了回去,“你好。” 然后脚步匆匆走了,这小子今儿个是不是吃错药了。 宋沛年一路骑车到砖瓦厂,定了几百匹砖头和水泥、沙子,至于粘土那些,为了省钱,宋沛年打算去城郊,自给自足。 半天的时间,所有的材料就已经准备齐全了。 当天晚上,宋沛年开了院子的灯就打算动工,他要做两个大面包窑出来。 噼里啪啦的声音很快就惹来了邻居的注意,赵大娘路过院子时,从敞开的大门往里问了一句,“小宋,你这是在干什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