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盐场-《我在现代与初唐之间反复横跳》
            
            
            
                
    第(2/3)页
    因为太大了。
    一亩一口的盐池,一个接一个,足足二十个,看着都惊人。
    陈远却一点感觉都没有,闻言笑道:“不算大啊,我家乡的盐场,那都是以万亩计的,咱们现在这点,小场面,都不好意思叫做盐场。”
    其实也没那么小,毕竟盐池只是盐场的一部分,其功能是纳水浓缩,盐场除了盐池之外,还有盐田,那才是真正产盐的地方,面积相比盐池也要大上许多。
    只不过眼下还没开始弄。
    永嘉也是头一次看到晒盐,听完兴致勃勃问道:“那咱们这个盐场产量怎么样呢?一年下来应该也不少出盐吧?”
    “是呢陈大哥,快说说,咱家这盐场一年能出多少斤盐?”永嘉提出的是一个大家都想知道的问题,长乐等人也很想知道。
    而事实上这盐场的的确确就是私人的,说是“咱家”一点问题没有。
    陈远听着就笑:“应该不是多少斤,而是多少万斤才对。
    至于多少万斤,你们可以大致估算啊,一百公斤海水出七斤盐,这些盐池中的海水分散到盐池中,估摸着四个太阳就能晒干。”谷厡
    精确肯定是不精确的。
    毕竟影响海水蒸发速率的因素很多,光照风力盐田面积修筑材料等等都是。
    但是可以大致估算。
    于是这便成了一道应用题,姑娘们找来小木棍,蹲下兴致勃勃计算起来。
    结果很惊人。
    二十个盐池,每个盐池一亩,水深一米,总共可纳海水一万零八百方。
    一万零八百方的海水,就只按密度一吨每方计算,也有一万零八百吨。
    这样按照一百公斤海水七斤盐的产出比,总共可产盐七十五万六千斤。
    而这个过程仅仅只需要四天。
    太吓人了!
    结果出来长乐都不敢相信:“陈大哥,我们,我们没算错吧,四天七十五万六千斤,这,怎么可能?”
    永嘉也不太相信,皱着小脸摇头道:“应该没那么多,这也太吓人了,再算。”
    旁边郑丽婉也吓傻了,幼娘更是觉得脑子发晕。
    便连本来只是看热闹的程咬金这会都不淡定了,惊讶道:“贤弟,这不是真的吧,这盐,真有那样容易,这盐场,果真就高产至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