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校场所见-《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第(2/3)页
    从这一点看,今阵列阵对抗取得的训练效果是极好的。
    “把盾抱好了!”
    发号施令的小兵李孟羲竟然很熟,依然是狗子那一什的某个人,李孟羲只是觉得脸熟,不知道那人的名字。
    狗子这一什人算是今天最卖力的。
    “冲!”
    龙套某大概是第一次下令,冲字喊出来,他声音有些沙哑和颤抖。并且,这人简直太生疏和业余了,他大概太专注于下命令,以至于冲字喊了出来,命令已下,他却忘了要冲,没有第一时间带头冲锋。
    于是,锥阵就那么尴尬的滞慢了一两秒。
    李孟羲看的差点笑了,而在旁围观的小队长,尤其不厚道的笑了。
    特别是狗子,带队的是他什里的人,他却笑得反而最大声。
    义军成军也不久,最早的伍长什长是还在涿郡练兵的时候选出来的,第一批基本是按体格选的,选的个头最高,最孔武有力,力量最大的一撮人充当低级军官。
    这第一批人,大致也是义军中个体武力最强的那部分。
    到了大兴山一战,是刘备义军第一场大战,此战后,因军功提拔了一批什长伍长。
    这第二批,挑选出来的要么敢打敢拼,要么运气好,要么人机灵,也的确是出类拔萃的一些人。
    义军基数很少,士兵升迁的制度没有,提拔的方法很简单粗陋,因此低级军官的战术素养其实跟基层士兵的差距没那么大。
    平时没事,看不出来什么差别。
    现在一对比,差别出来了。
    一点差距,也是差距。
    各个小队长再不济,至少也是喊熟了口令的,不会犯下了令自己却忘了冲这种低级错误。
    由散兵们组成的锥阵撞上了枪阵。
    破阵方法按之前的方法,冲在最前的盾兵一个向左撞,一个向右撞,欲给后边的队友撞开破阵的通道。
    可是因为枪阵被加强了,要破枪阵的难度增加了很多。
    一面盾,一个人,舍身向侧一撞,能撞偏一至三五根枪杆不等,再多就太不可能了。
    枪阵密集了倍余,同样的方法也不太好用了。
    撞枪阵的盾兵被枪杆扫倒,后续人的冲阵势头顿时一阻,然后只有按老方法硬冲。
    结果在意料之中,区区二十来人的盾兵,冲四列枪阵,来者全灭。
    散兵们从地上爬起来,龇牙咧嘴的揉着身上的瘀伤,捡起掉在地上的盾牌,灰溜溜的退回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