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旗以五色-《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第(2/3)页
一日若有二十事要寻玄德公商量,每事都耽搁二三十息,二十事便是五六百息,一日耽搁时辰便是三分之二刻,十日便是六刻有余,百日千日累积起来,殊为可观。
这还是平时,耽误些许无妨;若是战时,急切之间找不到人,岂不危急?”
李孟羲给刘备细算了一笔帐,算清了每日浪费在找人时间共有多少,日积月累,累加起来,又有多少,刘备从没从这样的角度考虑过问题,现在听李孟羲这么一说,有些耳目一新之感。
“是极!”刘备搓掌赞道,“之前无备,若非孟羲慧眼,此疏漏不知何时方能填补。”
刘备面带笑意,对李孟羲大为赞赏。
“关于旗帜细则,我已思虑有下,可着手以下三种以做区分,一为军旗样式,二为军旗颜色,三为旗面番号。
旗以诸色区分,远亦醒目,旗色可用于区分兵种,或使赤旗为步卒,黄旗为弓弩,绿旗为骑兵。
以角旗标识枪阵,以方旗标识刀盾兵,以有飘带之角旗标识枪兵和盾兵混合之营,枪兵在前;以有飘带之方旗标识盾兵枪兵混合之营,盾兵在前。
以双角旗标识弓弩营,有飘带为弩营,无飘带为弓营。
而后,是旗上番号,写明各营各什,由一,二,三,四,依次后排,进一步再做区分。”
李孟羲已经有了成熟的想法,才来找刘备商谈。
军旗细则经李孟羲一说出来,刘备前思后量思索了好一会儿,竟想不到任何可以改进之处。
就拿最细微之处来说吧,李孟羲说用角旗标识枪兵,用方旗标识盾兵,为什么不反过来呢?
因为李孟羲已经考虑到了,枪举起来是一个尖,所以用三角形的旗帜,盾兵手里拿着一面盾,盾就是方形的,因此用方旗,很直观,比较容易让兵种和旗帜联系起来,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能让记忆量减轻,使士兵更快的记住各种军旗代表的什么意思。
刘备也是人,也有自尊和不服输的劲头,刘备一直都很佩服李孟羲,佩服其足智多谋,但佩服归佩服,李孟羲这小小年纪能想到的事,他刘玄德二十多岁的人要是想不到,多尴尬?
刘备在跟自己较劲儿,李孟羲已经把军旗细则说出来了,哪怕再在李孟羲所说的基础上,再说一点呢,也算找回了场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