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雄心壮志-《重回90年之我是世界首富》
第(2/3)页
“哦,对对,不仅在酣县,更要在全市范围推广,让周边县区都尝到咱们杂粮酒。”王军正说着,看见高峰的表情依旧似笑非笑,猛然一拍脑袋…
“高老板,您该不会是想火遍全省吧?这怕是难度有点大。”
话音未落,高峰自然是忍不住笑了,他轻轻拍着王军肩膀问道:“怎么?是对我和老洪没信心,还是不够自信?”
“这哪能啊?只要老洪不犯糊涂,他老人家当然有飞黄腾达的本事,你就更不用说了。至于我嘛,也就跟着你们喝点汤,心里也知足了。”
玩笑之余,老洪也聊到长远发展的话题上,很显然王军已经插不上话,二人你一言我一语都是一些目不可及的规划,他也不指望能全部听懂。
作为一家村沟里的酒厂,目前最重要的自然是尽可能抢占全县市场,只要能达到六成以上就算是完全胜利。
但高峰并不打算继续和林德许这样耗下去,这种毫无意义的小规模竞争最伤元气,就算最终能步步为营把庆林酒厂打压下去,至少也得耗费一两年的时间。
高峰心里清楚,现在不是稳扎稳打的时候,他早就准备跳过县城这个鸿沟,直接把精品杂粮酒推向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老洪在技术方面是有保障的,而且西北几个省区的造酒原料工艺都大同小异,最所以终成品也能迎合大多数消费者的口味,满足这些条件就足够了。
现在的当务之急肯定是积累资金,之后半年才能一步步扩大生产开设分厂,等到全省的市场份额至少能占两成,也就标志着洪家酒初步成为西北地区的一种代表性产品。
在尚未做到这一步之前,也就暂时不急着注册总公司,一切生产销售都得通过打游击的方式进行。高峰知道干实业切忌好高骛远,销量成绩并不取决于眼界高低。
因为和大部分食品企业不同,酒这个东西是讲区域差别的,一个个呈批连片的分厂都在本地扎根,更加利于前期灵活进退,无论多出名的酒品生产商都要经历这一环。
在高峰记忆中,各地名酒享誉全国的第一步,就是尽量扩宽本地知名度,最终便以地名为冕。就比如川渝地区的五粮集团,关中地区的西凤酒业,帝都的红星二锅头等等。更不必说什么安徽古井、江苏洋河、以及被称作国酒的贵州茅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