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以顾福鹏为例,他平均一天能卖出两三台,一台提成二百,一天就能赚五六百。 这在九八年,绝对的是高薪。 但人心都是不足的,如果站在他的角度考虑,一台给提成就有二百,那么宏胜这边一台得赚多少钱? 要是自己单干,那么一台又能赚多少? 喂毛斗这东西有不是高精密仪器,生产有很高的技术门槛。 这东西一共就那么几大块,只要用心观察了,很容易就能知道。 只要是正常人,都会有这个心思,如果我自己去搞,赚的会比现在多多少。 所以景万胜的意思,与其等他们反水,还不如直接给他们代理权,主动让出部分利润,换取控制市场。 以顾福鹏为例,他可以自己选择一个镇做代理,宏胜以每台固定价格给他,至于卖多少钱,就由顾福鹏自己定了。 将这个想法告诉姚宏亮,姚宏亮犹豫起来。 知道他有个顾虑,就是这些代理要从哪里拿货。 景万胜直接点明:“二哥,我建厂以后,生产的喂毛斗,全部再给宏胜这边,具体销售策略,都是从宏胜这里出去。县里喂毛斗的销售,都通过宏胜来。” 听他这么说,姚宏亮有点不好意思,连忙说道:“嗨,小五,我不是这个意思。” “我打算建厂的时候,本来就是这么考虑的。”景万胜摆摆手,又说回生意上的事情:“二哥,以后宏胜这边,主要还是靠你了。代理的销售价格,还是得控制住,不能让代理彼此就开始打价格战。还有那些仿造的地方,二哥你多费心。” “放心吧,我会亲自挨个和他们谈。”姚宏亮拍胸脯答应下来。 说完这个话题,景万胜又谈起了几句家常,主要就是姚宏亮的两个儿子。 “二哥啊,小海和小侠不上学了,小侠还小点,小海可不小了,再过两年就得成家,老是在街上闲逛,也不是个事儿。要不你让他也去开个店,去跑跑业务。哪怕以后不干这个,至少是个锻炼。” 一提起自家的儿子,姚宏亮也是满脸无奈。 他也曾辉煌过,姚二的大名在清江羊绒行业里,也有那么一点点分量。 不过自己的三个儿子,都没有教育好。 其实他就是当今很多家庭的缩影,老子拼命在外打拼赚钱,但疏忽了对孩子的教育,以至于让孩子变成了街溜子。 也不能说人这辈子就完了,等以后年龄再大些,成家以后,自然也就知道开始努力。 清江县还好,工业比较发达,工作好找。 而且将来淘宝兴起,给这些很早就放弃学业的人有了逆袭的机会。 但姚宏亮不知道啊,一提起三个儿子,他就发愁。 老大送去了部队,现在还不用他操心。 但自家的老二,已经十九了。 按照清江这边的风俗,差不多到二十,就要成家。 但现在姚利海还是吊儿郎当的,就算给他安排相亲,人家女方也未必看得上他。 他早就有让孩子来厂里工作或者是出去跑销售的想法。 只不过一时还没有提出来。 此时听景万胜主动聊起,姚宏亮赶紧说道:“嗨,我也想过,但这俩孩子吊儿郎当的,我担心他们来厂里也干不好。” 景万胜笑道:“自家孩子,来厂里锻炼锻炼吧。不用说把活干多好,至少能收收心,体会体会赚钱的不容易。” 说起这个,姚宏亮也是无限感慨,自己的儿子,比景万胜的儿女,一比,可真是让他太费心了。 “对了,我和太卿纺织的姜老板约了见面,他的梳绒车间有二百台梳绒机,我去见见姜浩飞,看能不能拿下这单业务。”景万胜说:“二哥,你和我一起去吧。” 姚宏亮摆摆手:“我也约了人,搞羊绒出口的牛兵友,他那也有一百来台梳绒机,我看看不能拿下他那。” 清江县有不少的梳绒大户,粗纺工厂也开始增加,对这个行业,县里的扶持力度还是挺大的。 所以喂毛斗这个东西,目前来说,市场需求还真的不小。 两人分头行动,为了宏胜的将来忙碌起来。 …… 太卿羊绒的厂区,就处于原南关工业区,距离徐虎赔付的那个地皮,只隔着两公里。 景万胜来到工业区,就见到这里正热火朝天的建设着道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