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兔死狐悲-《北宋大山贼》
            
            
            
                
    第(3/3)页
    “大都督不是给我分了十亩田吗,还有一大笔伤残抚恤,我准备把田卖掉……”
    “什么?”
    武安银吃了一惊,自己哥哥竟然想要卖田?
    这特么不是败家子吗?!
    “你没听错,我就是想要卖掉田地。”
    “为什么啊?”
    武安银有些不解,在这个年代,田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啊,无数人想要田地而不可得,自己哥哥竟然要卖田?
    “我准备组建一支商队,做生意去。”
    武安金笑着说道。
    “做什么生意?”
    武安银问道。
    “从盐场收购一批食盐,然后拉到宋国境内卖掉,肯定赚一笔。”
    “等回程的时候,再用赚到的钱买粮食,买硫磺,买布匹,再卖掉,就又是一大笔。”
    武安金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给了自己的弟弟。
    现在荡虏军境内的食盐制度比较混乱,陈言还没有腾出手来整顿。
    究竟有多乱呢?
    首先是盐场,盐场的管理比较松散,陈言没有精力抽调人手去管理盐场,只能是粗放经营。
    不管是谁,只要给钱,盐场就卖。
    不问是谁购买,购买后怎么卖。
    荡虏军官方在卖盐,无数的私盐贩子也在卖盐,那些商人也在卖盐,甚至是有人将荡虏军控制的盐场中的盐,卖到了宋国,辽国,甚至是金国境内。
    只不过,在陈言的命令下,荡虏军卖的盐的价格和以前的官盐,甚至是私盐比起来,价格都要低。
    这让很多老百姓也是感念陈言的恩德,他们总算是能够吃到便宜盐了。
    和宋朝的官盐比起来,荡虏军的售价直接少了三分之二,就算是和私盐比,依旧少了一半。
    但是,即便如此,给普通百姓让利了一大截,荡虏军依旧有点赚。
    Emma……怎么说呢,主要是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以前宋朝卖官盐的时候,假如从盐场出来的时候,成本是一,但是卖的时候就变成二了,多出来的一层除去少数到了普通盐丁手里外,全部进了主管官员的腰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