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大旱后必有蝗灾-《王爷的暴躁小丫头》


    第(2/3)页

    宋翊一听真王问道,于是假装答道“王爷,奴婢是京城人士,哪有亲戚在河南。只不过,小时候,奴婢喜欢看些闲书,曾经看到过一本古籍,说水、旱灾交替发生的地方,极大可能会有蝗虫危害。奴婢刚才听陈公子说河南前两年大水,来年又是大旱,就想到了书中所言,所以才会有些担心”

    “但奴婢人微言轻,怕冒然说出来,让大家耻笑,才失了神。还请王爷责罚”

    宋翊的话,让亭中众人都惊奇不已。

    真王也是认真的看着宋翊,虽然不知道她为什么说河南会发生蝗灾。但却并没有怪罪她,要处罚她。

    真王看不出所以然,但宋翊说得话,又言之凿凿,兹事体大,只能转而问门客道“各位先生都是高才,不知道可曾看过类似记载吗?”

    众人莫不是摇头叹息,除了宋翊以外,没人看过。

    也是,这些人虽然都自诩饱览群书,但却都是肩不能提手不能挑的读书人,哪里对庄稼事感兴趣呢?更不会有人会看这些闲书了。

    真王并没有得到答案,但他却没来由地对宋翊十分信任。

    真王没有说什么,但座中有一书痴,人称顾老生,已经古稀,仍然参加恩科,但屡次名落孙山。他不像其他人对宋翊所言怀疑、不屑,反而一脸求知,不耻下问。

    “老生虽读了一辈子的书,但也知道书无止境的道理。虽然没有看过姑娘所说的闲书,也没有听过蝗灾的事情,但王爷身边的姑娘必定不会说谎。就是不知道姑娘可曾记得书名?若能记得,也让老生我回去寻来,再对照查看。这毕竟是关系河南百姓的大事情,可不得马虎啊”

    宋翊被人这么郑重拜托,也一时不知道怎么解释,不能告诉她这是从徐光启的《除蝗疏》里看到的吧。

    徐光启可是明朝的人,又怎么会被乾朝的人知晓呢?

    宋翊只能假装忘记了书名,随便找了个理由搪塞了。

    虽然宋翊不能说出书名,可信度大打折扣,但总算让亭内人都将视线都放到了并不确定会不会有的蝗灾这里。

    其中,最积极的还是陈公子。他本来想替家乡百姓讨个好,让真王向朝廷申请救灾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