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秦王政三年,咸阳,章台宫。 夜已深。 但嬴政却毫无睡意,立在窗前听着滔滔渭水奔腾。 他登基为秦王已三年。 但嬴政只是个虚王。 权力都掌握在权相吕不韦手中,其权倾朝野,狼子野心。 今日,吕相在南门大肆宣扬其与门客编撰的《吕氏春秋》,效仿商君南门立木,寻一字之师。 何为一字之师? 若谁觉《吕氏春秋》有不妥,改动一字,便可得千金。 此举在咸阳造成巨大轰动,万人空巷。 假以时日,吕不韦与《吕氏春秋》定名传天下,他再趁势推行此书的治国之道。 一切,水到渠成。 吕不韦影响力与威望将空前,为其窃取国之神器做铺垫。 秦从秦孝公嬴渠梁重用商鞅变法,方才强国。 而后数代君王皆以法治国。 但自吕不韦独揽大权后,秦律法松动,一切都变得浑浊。 《吕氏春秋》治国,主张“无为而治”、“刑不上大夫”等。 秦若行此王道,定快速没落。 这一切,十六岁的嬴政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知道,法才是秦的最佳选择。 秦王对吕不韦本就不满,再加上今日之事愈发不满。 但,他没有办法反击。 吕不韦两朝为相,又是托孤重臣,掌控大权,门生遍布朝野,其有门客三千,府兵上万。 吕相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秦国第一宗门天吕宗长老。 天吕宗可了不得,有神魔强者坐镇。 吕不韦是天吕宗在大秦利益的代言人。 如今的大秦王庭,已是吕相一言堂。 大秦百姓只知吕相,而不知秦王政。 太后赵姬自搬到陪都雍城后,很久没有垂帘听政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