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主公,依属下看,我军如今已是兵强马壮,粮草充足,且后方安定,我军应尽快行动!” 房玄龄沉声说道,明面上房玄龄,张昭二人是孙策手下的前二文臣,一者主军略,一者主治理,至于贾诩则是低调无比,不过他的地位一点不低。 “房乔先生以为我军的下一个目标是何处?” 孙策笑着问道,在房玄龄,张昭等人的提醒下,孙策对于众人的称呼也发生了改变,称房玄龄为房乔先生而非老师,称呼张昭,贾诩也是用字,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 “会稽郡王朗与陶谦有旧,与刘繇不合,早已是雄据一方,其人贤明,受百姓爱戴,然其与其部下不通军务,而且受南方山越限制,可以说无力与我军抗衡,属下建议先取会稽,再取豫章。” 房玄龄回答道。 “诸位以为如何?” 孙策看向其他人。 “属下与王朗有几分交情,愿书信一封,劝其归降。” 张昭开口道。 “有劳子布了!” 孙策点头。 “诸位都没有其他看法吗?” 孙策环顾四周,再次问道。 “长史大人之策甚妙,我等下无异议!” 李勣开口说道,长史自然是房玄龄,按照地方官职,房玄龄不应该是长史的,但孙策有二郡之地,房玄龄原本为丹阳郡丞,张昭被封为吴郡郡丞后,为了避免称呼,众人皆称房玄龄为长史大人,恰好房玄龄管军事,张昭管政务。 “那好,便依房乔先生意,南下取会稽,不过王朗乃是贤德,某颇为敬重,先以书信劝之,若不从再动兵马。” 先礼后兵,对付王朗这种人还是很合适的,至少在战胜王朗后,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 “主公英明!” 众人齐声道。 “子布书信一封,某也书信一封,由董袭送去会稽。” “诺!” 张昭,董袭答道。 两天后,董袭带着两个人,三人三马离开了吴县,南下会稽。 …… 长安, “王司徒,忠臣也!” 董卓大笑道,此时董卓受王允邀请,来到了王允的府邸。 “相国大人过奖了!” 王允笑着说道。 “没有过奖,没有过奖,他们那些人啊,都想害了本相国,但王司徒和他们不一样!” 董卓恼怒的说道,自从来到长安后,董卓的性格又发生了改变,他变得更加暴虐了,似乎是当初在洛阳的一番屠杀助长了他的残暴。 稍有不意,他便动辄杀人,那太尉杨彪在其恐吓下,只能退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