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献策(一)-《唐冢》


    第(2/3)页

    路过太守府衙的时候,徐番却忽而停了下来。

    “老师,怎么了?”依旧在低头沉思,准备措词的许辰,一个没注意撞到了突然停住的徐番。

    徐番却没理会这些,反而面色凝重的望着街对面的太守府衙。

    许辰这才从沉思中醒了过来,也顺着老师的目光,往对面看去。

    只见太守衙门的正门前,竟跪着一名身批缟素的女子,从背后看,倒算是体态婀娜,只是略显消瘦,不合当世丰腴之美,只是于许辰而言,却多看了几眼。

    只见这分不清年纪的女子手里举着一张纸,跪于太守衙门门前,看样子倒好似要喊冤告状一般。只是看到身旁两名持剑而立的男子后,许辰却又疑惑了。

    “老师,你在看什么呢?”

    太守衙门前只有这一幕,老师看到的自然与自家看的相差无几,只是许辰觉得眼前的这一幕显然不应该让一向淡泊老师,露出如此凝重的神色,于是,才有此一问。

    “你仔细看看,从衙门里出来的官员!”徐番提示道。

    许辰听了,这才将视线从那身材窈窕的女子身上移开,转到了衙门内出来的官员身上。

    少年慕艾嘛!身子变年轻了的许辰,也恢复了些少年人的本能。

    许辰这才瞧见,从衙门里出来的官员们,无不面带疑惑的看了女子一眼,那视线的方向,却是女子手中的白纸。看完之后,官员们无不大惊失色,随即便唯恐避之不及般,健步路飞的离去。竟是没有一位交头接耳的,全是独自一人,匆匆离去。

    看到这一幕后,许辰也有些疑惑,然而,毕竟事不关己,连那些官员们都不愿牵扯的事,又岂是自己这一介白丁能招惹的?

    “老师,太守排衙完毕,县尊大人想必也回到衙门自行排衙去了,我们还是先去县衙候着吧!”

    旁人的事,总没有自己的事来着重要,许辰不愿在这些外人身上多费心思。

    徐番听了,这才意犹未尽的望了衙门口最后一眼,转身朝前,继续向县衙走去。

    许辰也最后望了那窈窕的身形一眼,随即心中自嘲的笑笑:“还真是荷尔蒙过盛啊!”

    摇了摇头,迈动双腿,大步朝前。

    只是,有些事,即使逃,也是逃不掉的……

    八月的朔日,县尊大人排衙的日子。唐代的早朝没有明清时的那么频繁,只有每月的朔望两日召开大朝,平日里各官吏多是待在官属内办公。而在地方上,官吏们为了偷懒,有的连朔望的排衙也是能免则免。

    只是豫章城为郡治所在,豫章县更是中心里的中心,吴县尊可不想顶风作案,让人寻了弹劾自己的由头。

    今日一大早,吴县尊便在县衙后院忙开了。

    今天是排衙的日子,待会儿上大堂是一定要身着官服的,天高皇帝远的自然无所谓,自己这眼皮底下哪敢怠慢。早就将准备好的朝服在下人的帮助下里三层外三层的裹上了,虽说这已经是夏服了,可谁让这是南方呢!八月份的时候正是暑气正浓的时候,长安城也许还会有些清凉,可这豫章城简直就像是个大火炉。朝服才穿上,吴县令的脸上便出现了细密的汗珠。

    只是去过太守衙门,应了个卯,看到了今日在那发生的一切。吴县令的额头依旧汗珠密布,只是此刻却大多成了冷汗。

    来到大堂上,一众属官早已到齐。此时的排衙不像明清,有那么多繁琐的礼节,倒更像是后世的座谈会,官吏们齐聚一堂,对前半个月的事情进行总结,再规划下下半个月将要完成的事。

    会议进行的很快,倒像是走个过场,毕竟谁也不想穿着这么厚的衣服熬下去,有什么争论都会放到以后。

    半个时辰后,会议结束,官吏们给县尊拜别后便离开了。本来按例还有一顿聚餐的,可是这么热的天里面,哪还有人愿意多呆,身在豫章城这等大城内,只要不是死板为官的人,谁又会缺这一顿饭。

    再者,和长官同桌吃饭本就是件极难受的事。

    吴县尊待到众人离去后,飞快的回到后院,三下五除二褪掉朝服,连喝数碗冰镇莲子羹才把暑气降下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