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告密的兴起-《神秘武则天》


    第(2/3)页

    武后正在处理国事,闻讯急忙召见。孟思海迅速报告了飞骑营在醉春风酒肆聚餐的情况,又将宋元龙说的话向武后告密。

    武后一听大惊失色,说:“保卫朕的人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还能够留在身边吗?来人,通知羽林军前往醉春风酒肆将飞骑们捉拿归案!”

    武三思立即调兵遣将,派遣羽林军前往捉拿。羽林军赶到醉春风酒肆时,宴席还没有散,于是一网打尽,全部关进羽林狱。

    告密的孟思海得到奖励,被授予五品折冲都尉。说叛逆话的飞骑宋元龙被斩首,其他十几人以知反不告罪都判绞刑。告密之风日益兴起。

    飞骑叛逆事件说明武后的耳目遍布朝廷内外,自从和王、萧宫斗以来,她一直非常重视耳目的培养,以此来控制朝廷。

    过了半年,李敬业在扬州起兵造反,左豹韬卫果毅成二郎和成三郎兄弟随军出征,他们的上级是前军总管苏孝祥。

    大唐威武之师渡过淮水,一路顺畅,抵达战地都梁山后形成对峙。李孝逸召开军事会议,订好下一步行动计划。

    第二天天气晴好,前军总管苏孝祥率军向都梁山发起进攻,左豹韬卫果毅成二郎和成三郎各率一支队伍从东西两侧向上包抄。

    人高马大的成二郎和成三郎穿着黑色铠甲,身先士卒,登山爬石,猛攻敌寨。手下士兵看见领导奋不顾身,也舍命冲击,奋勇杀敌。

    经过一番激战,成三郎率先带领队伍从西侧攻入敌寨,迎面一个敌将挥舞大刀砍来,成三郎两手紧握陌刀一个横扫千军对砍过去,竟然把对方的大刀砍为两段。

    敌将大惊,扔下半截刀子欲逃,成三郎快步追击,一刀砍去,敌将惨叫倒地。成二郎从东侧攻入敌寨,也挥舞陌刀砍死几个头目。

    敌将韦超见大势已去,率领亲卫兵乘黑夜从后山逃跑了。苏孝祥率部继续东进,进攻淮阴。驻守淮阴的李敬猷派出部将迎敌。

    成三郎拍马而前,和敌将大战几十回合不分胜负,成二郎在远处张弓搭箭,一箭射去,正中敌将右臂,敌将手中的武器掉落在地,成三郎乘机一刀结果了敌将的性命。

    成二郎率领队伍出击,打得敌人抱头鼠窜,李敬猷见**势力强大,估计不是对手,率部溜走了。

    苏孝祥的部队顺利推进到高邮下阿溪,成氏兄弟立功受奖了。李敬业率领主力部队凭借下阿溪的险要地形固守,双方再次形成对峙。

    过了几天,成氏兄弟因为连战皆捷,气势正盛,所以主动请战。当时武后任命左鹰扬大将军黑齿常之为江南道大总管的消息传来,给主将李孝逸带来很大压力和刺激,他也必须有一次重大胜利来建立信心,鼓舞士气。

    苏孝祥见部下斗志昂扬,也主动请战,获得了李孝逸的批准。成氏兄弟白天出去勘察了高邮下阿溪的地形,到了晚上,成氏兄弟率领队伍跟随苏孝祥乘天黑用小船偷渡下阿溪进攻李敬业驻军。

    不料李敬业军防备森严,已经在下阿溪布置了响铃,是鱼保家发明的。这种响铃挂在岸边的瞭望塔上,通过绳索埋入水下,缠在木桩上,只要有船经过,响铃就会振动报警,卫兵听到便迅速向上级报告。

    李敬业很快收到了响铃的消息,命部队在岸边埋伏,等敌人渡过一半后再发起攻击。

    成二郎和成三郎是先锋官,乘小船先到了对岸,列队站岗。苏孝祥的五千士兵渡过一半后,李敬业下达了进攻命令。

    埋伏在岸边的部队从三面冲杀出来,喊杀声震天,**一时惊惶失措,后面划到河中间的小船不知是进是退,进退失据。

    成二郎和成三郎各自率领队伍挡住两侧,和敌人拼命撕杀。敌人一方有火把照明,而**没有,所以战斗起来十分不利。

    成三郎挥舞陌刀奋勇杀敌,不料敌将手中提的是新式陌刀,不但轻便,而且锋利。几回合下来,成三郎的胳膊中了一刀,铠甲被切开,肌肉划了一道口子,鲜血直流。成三郎的陌刀哐档一声掉在了地上。

    左右亲兵想要抢救,却被敌人的劲弩射中,连铠甲也射穿了,纷纷倒在地上。成三郎不幸被敌人俘虏。

    成二郎见亲兵纷纷中箭倒地,自知不敌,丢掉兵器,掉头跑入河中,拼命游泳,终于爬上了一条小船,捡回了一条性命。

    第二天白天清点人数,**死伤过半,苏孝祥也战死了,成三郎失踪了。成二郎焦急万分,等战争结束后,亲自审讯抓获的俘虏。

    十个俘虏一致指认左豹韬卫果毅成三郎被误当作**主将李孝逸,唐之奇命令生擒他,所以没有人用劲弩射他。他被俘虏后,被唐之奇杀害了。

    成二郎伤心流泪,又问成三郎是怎么被俘虏的。有几个俘虏亲临现场,说:“是队长用新式陌刀砍伤他,又有劲弩射死了他的卫兵,这样俘虏的!”

    成二郎又问新式陌刀是谁制造的?几个俘虏说是鱼保家制造的,又说劲弩和响铃都是鱼保家制造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