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敌后(十二)-《天纵莫敌》


    第(3/3)页

    双方一拍即合,莫敌上报176师,给了吴万年一个第八游击大队的编制,由吴万年担任大队长,至于陶太平,只当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人,望江县守备大队,是一分为二还是两块牌子一伙人马,也任由吴万年自己决定。唯一能够帮助他的,就是望江县的县长徐惟一,由安徽省民政厅直接下文,成了名正言顺的望江县长。

    这些还没有确定,石重已经入驻了吴万年的防区,随着钟良重火力排的到来,作战计划开始实施。

    石重的原定计划是让望江增援的日伪军离开望江后,他趁虚发动夜袭,进攻日军的伤兵营和医务所,把那些没有战斗力的日军一锅端掉。然而,他的意见被吴万年否定,吴万年认为此举不妥,日军伤兵虽然该死,但却不能这样死,些举会激怒日军,他们一定会从南昌派来大量的军队,对望江进行报复性杀戮,到时候,受苦的还是望江城的民众。

    钟良也认为,如此作战,胜之不武,还是先把出城的日伪军收拾了再说,从来没有跟南京的伪军作过战,不知道战斗力如何,还是小心为上,不要太过轻敌。

    双方一致确定,由吴万年负责日伪军的动向,石重负责扰敌,钟良向高贵选靠拢,形成合力,最好能一举将增援的日伪军一举收拾。

    望江城里,一片混乱,日军藤田大队为了增援,很是伤透脑筋,手里能用来打仗的兵只有一个中队,在这个有战斗力的中队中好不容易才选出一个小队,这个五十四人的小队与其说是增援,不如说是监军,监督随行的建国军。

    建国军钱昆团是汪精卫到达南京后,积极筹备成立伪政府时整编的第一支建国军,由苏南一带的绥靖军改编而成,这伙绥靖军不像军人,更像是生意人,他们之所以愿意离乡背井来到望江,只因为听说望江一带生意好做,把苏南的各种物品贩来望江,能够卖个好价钱。于是大包小包在华阳街头一人一个摊子摆开做起了生意。这些人很有生意头脑,讲究商品道德,高卖低买,倒也童叟无欺,一时间,竟把望江一地弄得市场繁荣起来。就这样一伙不是打仗吃粮的人,偏要让他们赴汤蹈火,其积极性可想而知。拿人钱饷,替人消灾,既然来当兵,就不能不出征,好不容易让钱昆团二营的士兵收拾起包裹扁担般的扛起三八大盖,走上征途。这个营的士兵一脸的无精打采,只怪自己手气差,抽了个下下签,别的两个营可以在望江继续做生意,偏偏自己要去石牌。至于为什么要去,去干什么,这个营的士兵完全不知道,似乎也跟他们无关。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