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敌后(二十三)-《天纵莫敌》
第(2/3)页
“太君,刘团长说,最好是分兵合击。”翻译在遣词造句:“据情报,在高河埠的只有第四十八军的一个营,也就是只有三百来人左右,我们有一百多精良的皇军还一千三百多全副武装的皇协军,对付对方的三百来人,不在话下。孙子曰,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他这边在摇头晃脑,正在为自己翻译出了一大段孙子兵法而得意,不提防日本人来了一句:“孙子?你才多大年龄,就有孙子了?就算你有孙子,那小三八蛋能有多大?他的话也可以信的!”
幸好刘迈宰听不懂日语,否则非要一口笑出才怪。
翻译官没办法,只好把战国时的大兵法家孙武介绍了一番,日本人这回明白了说:“孙武我知道,在帝国军校里,我学习过他的著作,不过不知道他是你的孙子。”
翻译官差点吐血,好不容易才让日本人明白,叫某人某子是对他的尊称。日本人总算明白了,说:“我叫松下次郎,按照你们的说法应该叫做松下子,是不是这个意思?看来还是我们日本人比较有礼貌,不叫子,叫君,松下君比松下子好听。”
翻译官狂点其头,却腹黑不止:你叫松下次郎,就是松树下的第二个儿子,叫松下子比叫松下君更合适。
日本人在学会了一段《孙子谋攻》后,否定了刘迈宰的建议,说:“既然我们的力量大大的高于对方,就没有必要搞什么阴谋,堂堂皇皇推进,让对方知难而退。”
刘迈宰想想也是这个理,也就不再吱声。
从潜山到高河埠和从安庆到高河埠的距离大致相当,
双方的行军速度也大致相当,瘦猴连顶着烈日向着高河埠行军,他们走得不算快,从潜山到高河埠三十多公里,走一天足够,到高河埠还能赶个大早。从安庆出发的刘迈宰和松下次郎也被太阳晒得一头暴汗,他们走的是大公路,路宽更显出阳光的毒辣,见到树荫就立马跑过去,再也不愿走出来。
中午过一点,日伪军过了月山,瘦猴连还没有到公岭,然而,欧阳锦安排在月山的暗哨早已把日伪军过境的消息用报话机传到了高河埠,欧阳锦也在第一时间把消息传到了潜山的团部。
526团团部,随着电报的到来立即自觉进入战时状态,蒋春阳有点心乱,不停的重复着一句话:“该来的迟早要来!”何得贵静静的站在一边,他张了几次嘴,又把话咽了回去,他知道自己对于作战水平并不是太高,有心想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又怕打乱莫敌的思路,正在犹豫不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