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安庆(三十三)-《天纵莫敌》


    第(1/3)页

    第十章 安庆(三十三)

    十二月三十一日,昆仑关战役大胜,国军恶战十四天,收复天险昆仑关,击毙敌二十一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歼灭日军4000余人,击落、击毁日机20余架。消息传出,举国欢腾,各地媒体,纷纷出稿头条,誉之为昆仑关大捷。

    皖河边的作战,也已经进行了十天,这十天,虽然没有昆仑关般打得惊天地泣鬼神,也打得牵肠挂肚,惊心动魄。

    刘迈宰是本地人,熟知本地发生过的事,他知道,从石牌渡江是不太可能的,想当初,皇军追得郝文波仓皇出逃,东躲西藏,在石牌过了皖河,就如同换了一支部队,利用皖河之利,竟然把追兵死死挡在江东,还请来莫敌团的援兵,一举翻盘。这一次,决不能再走上一回的老路。于是,刘迈宰决定提前渡河,在江家嘴渡过皖河,然后沿着皖河南岸一路攻向石牌。

    获知刘迈宰在江家嘴停下了行军的脚步,瘦猴乐了,对罗卫说:“刘迈宰这个笨蛋,选择在江家嘴渡河,这不找死嘛!一来没有船,就算找到了船过了对岸,想获得补给也不容易。既然这样,告诉郝文波,派几条船过来,把钟良的重火力连运过去,在对岸设阵地,打他狗日的一个半渡。”

    罗卫不同意把钟良的重火力连调过去,认为河南岸一方有郝文波的两个营已经足够,在有遮挡的河岸打无遮挡的江面,对方又没有足够多的大炮,如果还打不出优势,那也真算是白玩。

    石重告诉他们,刘迈宰是有炮的,有两门大正十一年的70口径曲射炮,日军中队还有随队的大正掷弹筒,但是,在这里,手炮派不上什么用场,因为江家嘴一带的皖河河床比较宽,超出了手炮的打击距离,想从河北打到河南,只怕有心无力,就凭两门曲射炮,射程虽然可以达到1550米,但是准头有限,不足为虑。

    罗卫作为营长,对自己的左右手说,刘迈宰这支敌军,如果真敢在江家嘴渡河,渡到一半,郝文波在河南打,我们再在河北打,两下一夹攻,不出一个小时,就能收工。只是这么一来,我们的目的就泡汤了,安庆方的支援不能得到,十一游的补给也成了泡影,划不来。

    瘦猴笑了,自己最初的设想,已经如此根深蒂固的留在罗卫的思维中,真是很难得。不过罗卫考虑的的确有道理,把一场可以速胜的仗,拖着慢慢打,还要不给自己造成损失,相当的难,记得黄天化曾经说过,这样打仗,已经不是单纯的打仗,而是战争的艺术。

    老子们,也扮演一回艺术家。

    如果刘迈宰已经知道自己落在了这么一伙吃人不吐骨头的家伙们的算计中,估计连夜就会打道回安庆,可惜他不知道,不仅不知道,还一脸得意,踌躇满志的向松下中队长介绍面前这条皖河和用这条皖河水酿成的皖酒来。

    “安徽,即为安庆和徽州的全称,简称皖,就来自于这条河。”刘迈宰说:“皖河以长河为主源,发源于岳西县黄梅尖,亦称银河,南流,经凉亭至店前,为长河,至老鱼潭左纳潜水,至刘河口左纳皖水。老鱼潭以下始称皖河,流经石牌镇折向东北,便来到此地江家嘴。江家嘴再往下游,便进入湖区,散流入长江,无从渡河,因此,我才选择在江家嘴南渡皖河。”

    松下小鬼子点点头,这个地方水面也不窄,河面足足半里有多,河床更是宽达一两里,从这里渡河,不是什么好的选择,但是比起下游散乱的湖区就好得多,要知道,在这种大冬天,渡江渡河是件极为麻烦的事。

    知道刘迈宰选择在下游江家嘴渡河,郝文波乐了,告诉赵晋,每个士兵除了准备好枪弹之外,还要准备两个麻袋,明确敌军在什么地方渡河,就在河岸上就地取材,用泥沙把麻袋装满,堆在面前就是掩体。刘迈宰想换地方过渡,倒掉袋里的沙子转移过去就是。赵晋大笑,让士兵戴好日式钢盔,把缴获的日军行军背包背上,挂在背包侧面的小工兵铲可一定不能少了。告诉弟兄们不要怕,面前有四五百米的江面,趴在岸上瞄准了随便打,我们打得中船上的人,船上的人打不了我们,对岸的炮又有限,优势占尽,占便宜这种事只要是个兵都会,一个个笑嘻嘻的答应。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