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安庆(四十八)-《天纵莫敌》
第(2/3)页
莫敌又惊又喜,靳同轩是个极优秀的参谋人才,有他担任自己的参谋长,不比黄天化差,但是,靳同轩毕竟是忠义救国军的一员,是有组织有纪律的,不能说走就走,即使要去,也需要办理相应的手续。最重要的是,自己还不知道前路如何,吉凶如何,更不能够因为自己耽误了靳同轩的前途。
靳同轩看出了莫敌的心思,说:“我知道老大你的担忧,你是认为自己前途未卦,怕耽误我吧!这大可放心,我即使不去四十八军,也会离开这里。我可以去南宁,去长沙,去广东,去能够与日本人作战的地方,哪怕是做的一个普通士兵,战死沙场,也好过在这里跟新四军斗心眼,劳神劳心。”
“可以先请假,向徐平请假,我相信徐大军长不会不批,呵呵呵呵。有同轩陪在天纵你的身边,只怕徐平求之不得。”身后传来龚庆元的声音:“至于职务和调动手续,等天纵你的去向落定后再处理。”
莫敌笑了,姜还是老的辣,龚庆元想问题,更全面。
莫敌带着靳同轩和覃国升等人,坐上滁州开往蚌埠的票车,在明光,李本一包下了一节车箱,把莫敌等人转了过来,自己也登上了同一节列车。他要陪着莫敌去蚌埠,权当送一送,他时间很紧,好多话只能在车上与莫敌谈谈,莫敌下车后,他再坐列车返回。
就两个问题,李本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一是皖东地区与新四军的关系,如何处理津浦路沿线日益增多的摩擦,第二就是莫敌的前路祸福。第一个问题,李本一胸有成竹,他明确告诉莫敌,津浦路就是一条分水岭,路东他不去,路西也不能让新四军过来,滞留在这边的新四军人员,他会采取相对强硬的措施。莫敌认为,与新四军的关系,不应该太过生硬,毕竟他们是一支抗日的武装,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相对比较差,为了生存,他们会出现一些不同于以往的行为方式,应予以理解。至于第二个问题,李本一认为莫敌此去,是福不是祸,莫敌此次在滁州,并没有表现出与赤党太过亲近,军统还把莫敌在蜈蚣山亲自下山劫掠的情况上报上军统局,认为莫敌作为游击高手,打劫也打得很有游击韵味。据上面的人玩笑说,莫天纵实在是个闲不下来的人,一闲下来,不是去打劫观光轮,就是去打劫新四军。莫敌眼睛瞪得滚圆,说:“我操,我打观光轮,居然是为了打劫!天地良心,观光轮上的东西我一个铁钉也没有劫到手,这还真是污人为寇。”
李本一大笑,告诉莫敌,上报军统,说莫敌打劫是龚庆元的诡计,他认为这样做才能让莫敌安全过关。无论是军统还是中央军事委员会,不论是戴局长还是他的校长蒋先生,都有一个很简单的概念,认为只要是与赤党有交情的,就是敌人,只要是与赤党有过节的,就是朋友。赤党毛先生的观点与老蒋异曲同工,曾在去年说过:“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听了李本一的话,莫敌心里的不安稍定,自己与赤党并没有太多的交情,云应霖的事应该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在蚌埠告别了李本一,径直来到宋二虎准备好的小火船上,这是一艘日军的冲锋轮,长不过四丈,宽不过四尺,铁头木壳,除了没有桨和橹,就是一个普通的大平舢。这是宋二虎的宝船,是淮河上最强大的存在,平时上面坐的人不多,当中一把太师椅,宋二虎坐在船上得意非凡。船头上架起一挺九二式重机枪,杀气腾腾,汽油机一响,小艇便如离弦之箭般飞出,在淮河上可以随便撵上任意一条货船。莫敌等二十来人上到船上,三人一排,正好坐下。宋二虎把莫敌、靳同轩和覃国升安排在最后一排,这里是船只的中央,船体最宽,座位也最为舒展。至于宋二虎的太师椅,因为坐人多,早已拆下。
阳历的四月底,过了清明,已是谷雨时间,江上的风仍然风凉。淮南下了几场雨,淮河的水位高了一些,转进正阳关后,天色近晚,码头上郭子通早已等候在此,莫敌一上岸,立即迎进了码头正对面的凤州食楼。
“又要麻烦郭队长了。”莫敌笑着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