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野补(十)-《天纵莫敌》
第(2/3)页
从黑石渡走到达师部,那是处于霍山与英山交界处的深沟铺,足足还有一百多里山路,东淠河到了这里,变得小了许多,再往上游,就是漫水河干流,河小滩急,麻埠的帆船不能再通航。从湖北罗田英山经漫水河、上土市到霍山做生意的客商,会采用当地的一种人力小船运输,这种小船载重不过两吨,用竹蒿一点点撑动,速度之慢,难以接受。莫敌不打算再走水路,明天,警卫连全体,负重行军,争取天黑前到达深沟铺,就算是一次强行军训练。
收拾,打包,每人负重多少。正当莫敌和覃国升仔细检查时,只见靳同轩带着卫兵从不远的骡马市牵着几头骡马走了过来。靳同轩把马留下,把两匹骡子交给负重最大的炊事班,对莫敌说:“训练很重要,但是有条件不用也不对。”莫敌看到靳同轩留下一匹马,笑着说:“我忘记了,团里还有你这么一个秀才参谋长,让你一天走这么一百多里,只怕脚上会起泡。”靳同轩把马交给一边的覃国升,说:“交给机要室,驮手摇发电机”笑着说:“那倒是未必,我们做勘测的,走路不比当兵的少。”莫敌有点担忧的说:“这条山路不知道好不好走,从地图上看,已经进入了大别山的腹地,别到时候牲口还成了负担。”靳同轩笑着说,他知道这条路,虽然不大,却是一条古驿道,是从湖北过霍山的商道,行走驮马完全没问题。从黑石渡到漫水河一段因为有水路,旱路显得比较小,到了漫水河,通往英山的路更加宽畅。莫敌笑着说:“忘记了你是搞测绘的,是活地图。”
电报机由专人背在身上,这个东西金贵,不敢放牲口背上,掉地上可不是好玩的。手摇发电机就不行了,带着笨重的电瓶和木头架子的手摇发电机又笨又重,长途行李,不是一般的费事。把手摇发电机放上马背的架子上,两个负责摇发电机的弟兄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行军走路他们是最累的,走的时候要抬发电机,停下来别人可以休息,他们立即就要发电。电报机工作必须抓紧每一点时间,如果接收不到消息,部队就会变成聋子和瞎子。伙头军也一样,烧菜做饭的大锅又大又重,走路的时候大家一起走,停下来,别人等着吃,他们还要煮。
靳同轩行军走路,还真不是吹的,不仅跟得上,不拖后腿,还很会走,大步流星,不急不徐,气息悠长。莫敌有点冒汗,把武装带解开,斜背在肩上时,靳同轩还一点感觉都没有,武装带仍然整齐的扎在腰间,小马牌橹子装在小牛皮枪套里,整齐的佩在腰间,一个日军佐官皮包从左肩斜背到右胁,随着靳同轩的步伐,皮包轻轻的掀动。
“这个路的确凶险。”靳同轩说:“难怪前年9月,13师团小野支队有来无还。”
莫敌点点头,一路行来,六万寨、马家山、吴家冲、但家庙、圣人山、团山寨、半边冲、项家台子、鹿吐石铺、打鱼冲等名称一一翻了出来,之前在潜山与韦高振聊天时听说过的故事一点点出现在脑海中,与实地一一对应。
1938年9月,当时还是廖长官主政皖西,13师团小野旅团教导队南浦湘击大队由霍山向西进犯,在文家畈分为二股,一股由南浦湘击亲自率领南向舞旗河, 行至草场河,保安八团和韦高振1051团奉命阻击,双方相持,直至薄暮。另一股由文家畈向西,绕六万寨至马岭尖,欲迂回到扼守黑石渡的一三八师身后。这一路比较悲催,先至落儿岭,被保安五团第阻击,再到鹿吐石铺,又被保安四团阻击,没有到预定位置就被打了回去。
眼见国军势大,日军从六安调兵增援,卷土重来。行至打鱼冲被省保安八团所阻,再至到鹿吐石铺,被138师824团、171师1022团、176师1051团、朱耷拉游击队和保安四、五团等几支部队截断谷口,多方出击,全面绞杀,日军全体覆灭无人生还。战后打扫战场,在鹿吐石头铺河滩及洪家冲等处寻得日军尸体870余具。五桂峡一处还有日军尸体500余具,生俘日军中佐舒正太等数十人,缴获轻重机枪30挺,掷弹筒52具。
不是这种地形,也打不了这种恨战!莫敌一路叹息不止。这种地形,天地人和都不如地利,日军漫说只是一个步兵联队,就是来一个正规旅团,只怕也讨不到好处。
太阳越发的大了,晒在古驿道上的行军队伍上,短短的影子,起起伏伏。莫敌取下帽子,用手在额头上一刮,往地下一甩,甩出一串水珠,看着仍然是气不喘身不摇的靳同轩笑道:“同轩不错啊!真能顶得住这长途行军!”
靳同轩笑着说:“我在南京读书时,放假回家,从下关渡口过渡到江北,从浦口沿火车路一天走回滁州。我母亲说我不至于省钱省成这样,我父亲说我省了车钱费了鞋钱。内子说我是属狗的,喜欢一路洒下点什么,留下痕迹。”
莫敌大笑,这个靳夫人,看来也十分有趣,问道:“同轩,尊夫人也是你的同学么?”
“不是,是世交之女,两家走得近,小小就定了亲,去年她大学毕业,才结的婚。”靳同轩说:“她是浙江之江大学毕业,现在在上海。”
“她不反对你来打仗?”莫敌好奇的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