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野补(五十五)-《天纵莫敌》


    第(2/3)页

    二排在山谷里艰难的行走,山谷里没有路,只有一条小水流从程家嘴流过来,只要沿着这条小水流走,就能走到日军军营。日军之所以扎营在这里,也是因为有这条水流,能够解决营寨的饮水和洗漱。三百米的距离用了十分钟的时间,实在是太难走了,这还是下午砍出一条路之后的效果,如果没有之前的勘测工作,晚上走这里,几乎无处落脚。

    这里是距离敌营最近的一处树林,再往上走,就没有了树林的掩护,日军有照明弹,如果没有掩护,就会把人马暴露在照明弹的光照下,必须慎重。这里距离敌营的距离就只有四百米左右。

    二排长把部队停下,对赵胜安说:“连长,这里再上去,随时可能遇到日军的暗哨,人多容易暴露,你带着人在树林里警戒,我带一个人,往前再走两百米,射两颗掷弹筒炮弹出去,看看日军的警戒情况。”

    赵胜安点点头,从这里再上两百米,今天白天已经走过,路况好走一些,水流边有一些矮树,可以给人很好的掩护,从白天的情况看来,日军的明哨暗哨巡逻哨,基本上都是环营寨一百米之后,二百米,应该还是一个安全的距离。

    “一定要小心,不要绊蛮,有什么情况,以自保为上。”赵胜安说。

    二排长应了一声,把腰上的驳壳枪往身后挪了挪,从身后的战士手里接过两枚专用掷弹筒*挂在胸前。把大正十年掷弹筒背在背上,这种掷弹筒口径50毫米,长度仅400毫米,炮管长254毫米,重量仅为2.6公斤,非常便于携带。大正十年掷弹筒有两种*,一种是专用*,因为闭气性好,射击距离远一些,可以达到250米,如果用普通九一式*加*盂,闭气性不好,距离仅为175米左右。这次缴获的,都是专用*。日军有两种掷弹筒,一种是大正十年制,一种是八九式,口径一样,发射方式一样,使用同样的炮弹,但是发射距离却大不一样。八九式是大正十年式的升级版,精度和制造工艺以及材料都大大不同,可以把专用弹抛射到600米的最远距离,是日军步兵的最爱。日军的部队也有三六九等,不同的部队配置大不一样,一一六师团作为一个驻守师团,没有资格配备高质量的八七式,只能配备落后的大正十年式,因此,落在突击连手里的就是这种弱货。

    继续沿着水流向上,很快就来到了白天确定的地点。就在这里,就是这块石头,水流从石头上面流下来,形成一个小小的瀑布,瀑布下面,有一个小小的水潭,水潭不深,也很小,却是这条小水流唯一一个水潭,到了这里,距离敌营的距离就只有两百米左右。

    拉开掷弹筒下的皮带,装了一枚*进去,二排长走下了水潭,来到瀑布侧面的石头边,把掷弹筒定在石头上,校准了发射角度后,轻轻拉开皮带,被击发的*发出一声闷响,向日军军营飞去。几乎在同时,另一位战士手里的掷弹筒也发射完毕。

    两人把身子紧紧的贴在石头边,恨不得把身子挤进石头里去。

    日军营寨里,在两声爆炸后,顿时热闹起来,人声马声枪声交织成一片,一颗一颗的照明弹不要本钱般的往天上打。在照明弹的光亮下,二排长清楚的看着面前的战士,不禁有点惊讶,这种照明弹还真有用。伸头出去看了一眼,日军在营里营外乱跑,却没有往自己这个方向来。想了想,说:“我们把手里的另外一颗*打出去,立即退到下面的树林里,让他们追过来,不追过来,我们的几重的埋伏不就白布置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