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换防(四)-《天纵莫敌》
第(2/3)页
也许是看到李本一身上的国军将军制服,店家解释说,这里是庐江,不是重庆,也不是南京,收到了法币跟重庆方面做生意,收到中储币跟南京方面做生意,收到日本人的军币则可以跟日本人做生意。陕北的边区币少见,不过也收,收到了以后,大了不起以后用来跟赤区做生意。至于银元,收得少,因为很少有人拿一块袁大头出来吃一碗米线。李本一笑呵呵的从口袋里掏出几块银元,说,今天就让你看看,有没有人用银元来吃米粉。当店家知道李本一一次要买三十碗米线时,笑了,这种大客户,用银元来结算才是最合适的。
庐江米线由优质籼米精制而成,有人称之为米粉,也有人叫米线,色泽光润、柔韧滑爽、不断条、不糊汤,成型美观。这家店里的米线有炒米线、汤米线、凉伴米线和油炸米线四种食用方法,风味各异,别具一格。龚庆元要的是油炸米线,李本一则选择了汤米线,店家一端上来,李本一的口水就充满了口腔。一口下肚,余味悠长,堪称美食。
吃了米线,李本一已经完全融入了庐江的祥和气氛之中,东观观,西望望,仿佛土包子进城,摸摸黑漆大门的铁钉,抚抚栏杆上石狮子的头顶,在丁家池边,扯下一条垂阳柳,把自己弄成了一个牧童。直到莫敌跟他打招呼,才把心思从庐江城中收回,原来已经到了莫敌下榻小院的门口。
“李广兄这是人入了景还是景入了人?”莫敌笑着说。
李本一打量了一下莫敌的住址,精巧的入户拱门,门口面对着丁家池一泓碧水,几棵柳树正垂着长长的柳条,风吹过,柳条在水面上划过,划出一道道水波。青石板路面,因为走的人多了,平滑如镜面,仔细看去,原来青石板上还刻画着图案,一来是为了美观,二来也是为了防滑。笑道:“天纵这还真是入了景了!住在这里,真有元代王蒙《具区林屋图》里的意境。”
“呵呵呵呵,那可差得太多!”莫敌笑道:“人家那是江苏太湖林屋洞的景色,远在小处之上,就那份鹅黄,也是我等难以寻觅。”
“景色虽然不如,心情应该是一样的。”李本一感叹说:“在这种地方呆久了,只怕会对战争产生厌倦,胸中的征战血气大大降低。”
莫敌点点头,说:“东洋未灭,我还真不敢在这里长居。这个房子的主人在坂井支队袭扰庐江后不久,就全部搬到上海,房子留给县政府,算是无偿借给县府使用,去年,房主回来了一趟,还给了政府一笔钱,算是感谢政府给他们家看房子。我在这里住了几天,每天对着眼前的景色,正如李广兄所言,胸中的杀伐之气平熄了很多,时间一长,真的打不了仗了。李广兄,拿下了庐江,我也算是完成了军部布置的任务,如果没有其它的事,我要回岳西了。”
“天纵且莫着急,我先问问军部杨参座,了解一下日伪军的最新动态,如果有需要,我还想留你在这里协调。”李本一说。
莫敌点点头,把李本一迎进了院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