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换防(四十九)-《天纵莫敌》


    第(2/3)页

    有此佳境,一需要一杯清茶即可,大酒大肉,只怕会大刹风景。

    果然,蒋洪禧并没有让人上酒,而是上了一壶本地谷雨前所采的小兰花茶。说:“尝尝本地的小兰花茶,大别山一带,盛产名茶,潜山有六祖禅茶,岳西有来榜云雾,立煌有银山翠眉,就是六安,也有瓜片。只是蒋某偏爱桐城小兰花,小兰花茶从明代流传至今,也许是沾染了桐城一地的文气,也变得儒雅十足。饮此茶首选佳境,必选雅器,以茶立德,以茶陶情,以茶会友,以茶敬宾。观音小莲池虽为佳境,却无好茶,更无雅器,茶叶和茶具都是我特意带来,上好的宜兴紫砂。”

    莫敌轻轻捻起一个不足一两的茶杯,置于鼻尖,深深的吸了一气,果然,香气溢出,沁人心脾,接着轻啜一口于齿颊间灌漱,再徐饮慢品,俟甘津潮舌,始得茶之真味。 这个蒋主任,倒是一位雅人!

    “可惜桐城一地,并无精致小点。”蒋洪禧说:“我走遍了孟侠、孔城,只找到一些蒿子粑、菜心粑之类的俗物,找不到广式茶楼中那种精致的虾饺、烧卖,也没有苏杭的小煎包,蒸笼包,只能先喝几杯清茶,把胃口打开,然后喝上两杯小酒,送上本地的菜肴。”

    莫敌想想,果然如此,桐城一地,除了小麦鱼值得一提,其他的都乏善可陈,一个文人倍出的地方,居然没有搞出一个菜式,比起随园的袁枚来,差了不少。

    果然,一壶麻香酒之后,就是一碟干麦鱼炒蛋,香味倒是不错,只是鱼少蛋多。接下来是一碟火烘肉,这个东西,有点湖南桂北的烟薰肉,没有烟薰肉浓烈的烟味,做法也不太一样。因为大火烤肉容易烤焦,因此,用火钳慢慢拨出小火来、慢慢地加热,待到五花肉片烘到有油冒出,落到炭火中“嗞嗞”地响,即为 “烘”成。待肉片凉了,保存好,每次吃的时候,夹上一盘,蒸热便可上桌。

    蒸好的火烘肉,外脆里嫩、肥而不腻、香气四溢,实为送酒佳品。

    “天纵,今天把庐江凌前锋送来的美女打发走,我是有私心的。”蒋洪禧敬了莫敌一杯,有点抱歉的说:“我和老魏两人,不想让你成为庐江姑爷,想把你留在桐城,我就不相信,诺大一个桐城,就找不到一个与你莫大长官两情两悦的女子。”

    “呵呵呵呵,蒋兄留我下来做什么?”莫敌笑道:“除了多吃几斤桐城的口粮,没有别的用处。魏县长说得好,桐城养活一个528团正好,多养一个警备司令部,增加不少额外负担。”

    “增加一个警备司令部,是增加了不少负担,可增加你一个莫敌,就不是负责。”蒋洪禧摆摆手打断莫敌想发言的欲望,接着说:“你刚才也说了,桐城一地,抑武扬文,真正的武人,施从滨,施从云弟兄算得上是,此外就是他们的侄儿、国军第一百军少将副军长施中诚算一个。只是施家早已离开桐城,桐城安危,与他们并无直接的关系。桐城这几年来的守军将领,无论是覃振元还是周孟雄,都称不上一时之将,连做一条守户之犬也未必称职,更不用说什么征讨御敌。好不容易来了你莫敌莫天纵,这可是带给桐城最好的机会,有你在桐城,桐城的防务提升了不止一成,如果你成了桐城姑爷,那桐城虽然不敢说固若金汤,起码可保无虞。”

    “哈哈哈哈。”莫敌大笑,举杯伸向蒋洪禧,说:“搞了半天,你们和凌前锋的如意算盘就是这个!”

    “没有办法,我们都是一介文人,面对乱世,百无一用。”蒋洪禧很是感慨的说了一声之后,一腔悲苦的说:“你以为我们不想把桐城老城墙保存下来,永古千秋让后人观赏,你以为我们就是那一无是处的败家子,把这九州少有的八卦城扒个精光。我们是没办法!圆形的城墙实在是太像军营,日军飞机三天两头的从上面飞过,每一次都会顺手扔两三个*下来,躲不胜躲,防不胜防,每次飞机飞走,城里便是嗷嗷的哭声,出殡抬丧还没搞通,日军的飞机又到了。无奈之下,才出此下策。千年城墙毁于自己之手,我们的心也在滴血。每当读起姚思慎老先生:国破家何在,时艰累有身。江山离人故,风雨忆诗人。老物全非用,修名半是贫,只余空谷里,瘦骨尚嶙峋。一诗,我也痛不欲生。”

    蒋洪禧不再说话,眼望窗外,一脸悲催。莫敌也不知道如何安慰于他,转着手里的酒杯,不好开言。一时,轩阁里,静如夜深。这时,一声琵琶的拨弦隐隐破空而来,接下来,便是一曲《霸王卸甲》。琵琶如同细语,顿时将紫云轩里的静寂填满。

    蒋洪禧没有说话,举起手里的小酒杯,莫敌举杯一迎,两杯相碰,发出清脆的瓷声,声音夹在琵琶声中,融为一体。

    “我在桐城估计也呆不了多久。”莫敌说。

    “为什么?”蒋洪禧问。琵琶声也停了下来。

    “我明年六月,要回桂林参加补训班,时间是一年。”莫敌说:“一年之后,另行安排。能不能够再回桐城,不知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