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 见闻-《二战之我的澳洲天际线》
第(2/3)页
当然了,这是最佳状态,船肯定是要补给的,但怎么地,3周时间已经足够了的,虽然号称快速邮轮,再怎么讲究快速,安全和舒适也是需要考虑到的,毕竟能从澳洲去万里之遥英国的人有几个会是要去寻找新生活穷困人家呢?
英国本土可不需要什么外来劳工,不然的话为什么本土的人都往外跑寻找工作机会呢?剩下的无非就是求学,经商和一些政治圈子了。
而这些人的体验感刚好都在航运公司的范围之内,经商的和政客不用说,求学的最近因为政府扩大了对留学生的留学补贴,出国求学的学生们一般都多了几个可以花的钱,如果他们不满意,他们完全可以选择别家的船的。
要知道现在在弗里曼特尔的船家可不是两三家啊,那可是近30家啊,亚欧非南北美的公司都是有的,再加上澳洲本土的呢,生意是真的很难做啊。
“先生,先生,买点澳洲的香烟路上抽一抽吧,船上的烟可不便宜呢?”一名有些瘦削的小男孩背着个放满香烟的大木箱跑到福克斯跟前,有些吃力地用不太标准的英语说道。
看着明显华人模样的瘦削男孩,福克斯露出一个微笑,弯下腰用汉语官话问道:“拿两镑的吧,你帮我挑就行。”说着就摸出一张两澳镑的钞票。
福克斯想知道一下西澳的汉语官话普及程度如何,毕竟他在这方面可是下了重本的,外来人口都必须选择自己母国的母语作为第二语言,至于效果如何,福克斯还没去了解过。
正巧露丝也还没有来给他告别,估计是堵车了,今天毕竟是周日,路上堵车是很正常的事情。
那名男孩没有听到福克斯口中的官话倒是有点意外,不过也没有多大惊喜,因为他只是回了两句不是官话的语言,估计是不懂官话的。
福克斯一开始没听清,示意他说慢点,这才听出了这名小男孩说的是好像闽语,就试着用他学过的一点潮话问了一下是不是福建来的,得到肯定答复之后福克斯就干脆坐在地上和小男孩用还算可以相通的闽语交流了起来。
这回小男孩倒是高兴起来了,对方会说一点他的话,再加上对方是个“番人”,也多给了福克斯几包香烟和一些糖果巧克力,还神秘兮兮地打开一个暗格,指着里面的绿色果子道:“先生要槟榔吗,婆罗洲的。”
“这个就算了吧。”福克斯笑着拒绝了,他随后问起男孩:“来这里多久了?和父母一块来的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