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起点-《绿岛晨光》


    第(2/3)页

    “为什么好好的话由您说出来总是……”墨刚比划了半天,不知道怎么形容好,苏执的地位可以口无遮拦,他却不可以,也许苏执不计较,但苏执口中那些老学究却是计较的很。

    “直白?震撼人心?震聋发聩?”苏执应了几句嘴,突然像灵光一闪似的露出坏笑,“粗糙是吧?”

    “那可是您说的,我什么都没说。”

    “得,把自己绕进去了。绕进去就绕进去吧,谁让你是墨刚呢。”苏执突然凑了近来,擦过鼻涕的大袖子一扬搂住墨刚的肩就向着篝火堆压了上去。

    墨刚还来不及撇开那只花花绿绿的大衣袖,浓烈的火舌就扑面舔了过来,骇得墨刚赶紧提腰刹车,堪堪躲过窜出的火苗。

    苏执的鸡窝头适时凑了近来,鬼鬼祟祟的样子仿佛在商讨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喂,墨少爷,你的那个怎么样了?”苏执含糊地说着,赋闲的那只手比了一个临空托起的动作。

    “还是那样吧,硬要说变化,似乎力量在变大,但并不明显。”墨刚自然知道苏执在问什么,随手一抬,一根完全燃烧的燃料棒从篝火堆当中飞出,临空悬浮着,刹那间由静而动,飚射到5米开外,斜插进松软的沙地将近50厘米,“控制的距离还是5米,这一点完全没有改变,精确性的变化也很小。”墨刚挥了挥手,顺势从苏执的花衣袖当中钻了出来。

    “真的?我看看!”苏执变戏法似的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专业的观察眼罩,开关一拧,一道柔和的银光从眼罩顶端光源射出,刚才的画面开始回放,眼罩的观察孔里,大量测算数据像流水一样从苏执眼前淌过,“你的感觉没错。”

    苏执在沙地上划了一个简图,有些像物理图谱,“缺乏专业的仪器啊,关于你能力的强度一直都是用估测和最粗略的测量方法来记录的,这样不严谨,等找到宜居点,我非得把你从军队当中捞出来,好好做上几个月试验不可。”

    墨刚突然觉得身上泛起一股寒气,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一下,问道:“博士,这样的特异功能,以前虽说不多,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吧,为什么您惟独对我这么关注呢?”

    “不一样,你身上有太多的规律性表征,比如能力运用的时间界限,比如强度、灵敏度等等,似乎这是一种全新的技能,而不是本能;相反的,从前有记载的特异功能基本上都是本能,有了也就有了,会了也就会了,这不同。”一说到专业,苏执手舞足蹈滔滔不绝,可是一扭头却发现唯一的听众不住地以头点地,显然是快要睡过去的样子。即使知道墨刚辛苦,苏执还是不由得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抬手“啪”一巴掌拍在墨刚的后脑勺,墨刚全然没有防备,整个人向着篝火倒去,等到他反应过来,身体已经失衡倒向火堆。

    “嘶!”眼睛一睁看到的却是越来越近的熊熊烈火,这一变故饶是墨刚身经百战还是被吓得不轻。大脑已经来不及对身体发出指令了,但久经锤炼的身体却自然而然地抬手一托,所有燃料棒瞬间飞起,直插云霄。

    墨刚摔倒在还有些发烫的熏黑沙地上,只觉得冷汗已经浸透了里衣。他艰难地翻身躺在有些蕴热的沙堆上,望着星空:“博士,你吓死我了。”

    苏执却没有回嘴,他直愣愣地望向燃料棒消失的星空方向,嘴里喃喃着:“果然是新人类吧,适者生存的法则带给人类的新能力,果然会出现新人类吧。”

    墨刚听了一会儿,突然觉得科学家也是索然无味的生物,只要钻进自己的领域就什么都顾不上了,就好像他们进入战场。他继续看着满是繁星的夜空,突然觉得今天的星星特别明亮,带着坠感在他眼中越变越大。

    “博士!掉下来了!”

    “什么掉下来了?”

    “当然是燃料棒!快躲开!”

    “哎呀!我范思哲的白大褂!”

    “哈哈哈!早让你们只穿作战服,他们不都是白色的嘛!”

    “你小子懂什么,这叫专业操守!哎呀,还来!”

    “哈哈哈!博士,您不是夏练三伏,冬练……哎呀我的头!”

    “哈哈哈!还英雄呢,不过如此!我的酒壶!烧起来了!烧起来了!”

    “用沙子扑!一扑就灭了!”

    一阵鸡飞狗跳以后,夜晚重新归于宁静,刘广洋被这阵热闹吸引本想来看看,却被狼狈不堪的两人同时用恶狠狠的眼光瞪回了警戒点,所以偌大的空场,星星点点缀着不易熄灭的燃料棒,苏执和墨刚头对头歪歪斜斜地躺在地上,就连脸上的黑灰都懒得擦掉。

    “墨刚……”

    “我明白,博士,只要能找到宜居点,就算回去后复员让你解剖,我也答应。”

    “恩,这就好。”

    “您不是真想解剖我吧?”

    “哪能呢?至少发现第二例之前,我是不舍得解剖你的。”

    “您还是一如既往地一针见血啊。”

    “过奖过奖。”

    “博士,老一辈说我们这里以前叫做香格里拉,是天堂的意思,很美吗?”

    “美,到处是湖水,绿得总让人觉得往下坠,却偏偏能一眼看到湖底,多深的湖都能看到。还有漫山遍野的绿树,还有梧桐,一到秋天,也就是这几个月,火红的一片,就像满山都烧起来了。”

    “您知道的真多啊。”墨刚听着苏执的描述,试图去用脑子里的色彩拼接,却发现色彩太少,只能放弃。

    “我们家祖上是教书的,亏得老祖宗逃难的时候舍不得丢书,我家的书在避难所里能排前三,专业类书籍就更是排第一的富裕了。小时候拼命读书,就是为了能用上那几台研究室里的电脑,电脑里几个G的容量,能装下的信息就超过家里藏书的几千几万倍。”

    “博士,求您个事吧。”

    “怎么?不想让你儿子接着当兵?”

    “您真是什么都知道。我只想让他多学点,多看点,当不当兵的,随他自己了。”

    “明白了,这个记名弟子我收下了,你儿子叫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