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节 随手拉一个就是宗师?-《技艺天王》
            
            
            
                
    第(2/3)页
    秦淮沉思了片刻,继而开口:
    “
    我们不如换一个全新的思路来处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可以把雕刻场景放眼于两军交战,赵武灵王军队整齐,士气高涨,而敌军丢盔弃甲、草木皆兵。
    以赵国完胜,赵武灵王勒马指挥追击溃军入核雕,岂不是更直观的表现出了赵武灵王勇于改革,北掠中山、吞胡地的霸道气概吗?”
    秦淮最后一字落下,展厅内鸦雀无声。
    惊了。
    最后这一个创意,宛如天才手笔。
    “啪啪啪”
    阎老先生率先鼓掌,随后掌声一片,汇聚成雷鸣。
    无论是核雕师,还是游客,亦或是藏家,都能直观的从秦淮的分析中,感受到一种深刻。
    “好一个胡服骑射!”
    在阎老先生看来,秦淮的第三个设想,真的是灵光烨烨。
    有高度,有深度!
    放眼战场,描绘敌军溃败,赵武灵王的部下乘胜追击,秦淮的艺术提炼,准确的把握住了赵武灵王的性格特征,又以小见大的点出了赵武灵王的戎马一生。
    只此一个场景,一位睥睨诸国,冒举国之大讳,放手改革的君王跃然纸上。
    这比一枚简单的肖像核雕,都要来得惊心动魄、气势磅礴。
    核雕的可玩性,可感悟性,可收藏性,都因此更上一层楼。
    光凭设想,这作品便有了名作的水准。
    如果让秦淮亲自执刀雕刻,十拿九稳是一件宗师级巨作。
    阎老先生不无慨叹。
    雕刻千鲤时,秦淮锋芒毕露,多处出现妙趣横生的笔触。靠着天赋与自信行刀,状态还不稳定。
    从千鲤看来,秦淮是不掩饰半点锋芒的半步宗师。
    而雕刻仿明核舟时,秦淮已经开始收束本身风格,潜藏隐忍。
    在那一枚核舟上,秦淮的个人风格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事一种荒诞离奇的艺术视角,以及开创性的核雕技法。
    两枚核舟前后仅相隔十天,秦淮的进步之快……竟有些令人目眩神迷。
    而今天,阎老先生看到的是秦淮全新的一面:才气——通过阅读与思考凝聚的才气。
    从秦淮的即兴点评就可以知道,秦淮爱读书,而且秦淮不仅仅是读书,还勤奋思考,甚至能举一反三,把书读厚。
    ……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