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65封情书-《华娱之生于1988》
            
            
            
                
    第(1/3)页
    2008年8月7号,正逢七夕。
    作为一部打着爱情片旗号的电影,《李米的猜想》原本就是打算在这一天上映。
    但是在奥运面前,无论是怎样的大制作都是炮灰。
    后来的人或许无法理解此时的中国人对于这场在自家举办的奥运会的热情。
    那不是对于体育的热情,而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向世界证明自己的热情。
    这一年的雪灾、地震,中国人都咬着牙趟了过去。
    就连校园里的孩子都知道了【多难兴邦】这个成语。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BJ欢迎你,欢迎你们来看今时今日之中国。
    这就是时下的国人的态度。
    作为火炬手和护跑手,李清和景恬被分到了怀柔,负责中影基地北门到东南门的火炬传递工作。
    沿线人山人海,数不尽的志愿者和群众手持五星红旗,精神抖擞地喊着口号,加油助威。
    欢乐、青春、活力,无限蓬勃,无限迸发!
    “啊啊啊,李小清,好多人啊!”
    景恬激动地在原地蹦蹦跳跳。
    热情真的是可以传染的,就像是火焰在心底燃烧,让你的心脏怦怦跳动,血液都是热的。
    李清被景恬拉着手,也控制不住地踮着后脚跟跃跃欲试。
    “景恬!”听到有人在叫她的名字,景恬扭身看了看,连忙回过头搂住了李清的脖子,“快快快,亲一下,我要上车了!”
    “木啊!”李清抱着她狠狠亲了一口,“快去吧,待会儿见。”
    景恬这才跑开,跟着人上了专属火炬手的车。
    上午十点零六分,HR区一把手点燃了火炬,擎起了火炬传递的第一棒。
    李清作为护跑手全程陪跑。
    沿线警车开道,到处都是摄像机位。
    “中国加油!”的声音沸沸汤汤,直冲天际。
    “啊,到我了!到我了!李小清!”
    车子一停,工作人员还在准备,景恬就已经拿着火炬冲了下来,激动地满脸通红。
    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都被她逗笑了。
    “中国加油!”景恬举起了火炬。
    “中国加油!”李清也扬声跟着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