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四 侠客行-《长安:青莲剑歌》
            
            
            
                
    第(2/3)页
    “随便说什么都好。”祝夫人说,“说点你想说的。”
    “那……谢谢,谢谢大家。”
    荀青紧张的吞了口吐沫,可环顾着那些充满期望和信任的眼神时,却有无形的勇气从肺腑中涌现了。
    不是来自于自己,而是来自于所有人的支持。
    令他挺起了胸膛。
    终于明白,此刻究竟应该说什么才好。
    他深吸了一口气,举起了右手,握紧。
    “重建家园!”
    于是,有雷鸣一样的回应,无数人兴奋的呐喊从寂静中涌现,彻夜不息!
    远方,停歇的焰火再度升起。
    将天空照亮。
    .
    .
    同样的焰火之下,曲江坊的最高处。
    垂帘之后的身影静静俯瞰着远处的风景。
    “虽说焰火看多了有些乏味,但和宫中看惯了的场景比起来,偶尔看看不一样的景色倒也颇有趣味。”
    她的语调一转,看向台阶下的上官,“不过,为何婉儿你却好像不是很满意?”
    上官微微愕然,旋即苦笑,行礼禀报:“天后神目如炬,在下只是有些遗憾而已。”
    “遗憾?人力毕竟有穷,事有七分则成,强求完美反而徒耗心神,你不必过于苛责。”
    “不,在下只是……”她想了一下,摇头:“原本以为可以借此为天后引荐一位友人,不过如今看来,自傲如他,恐怕也是不愿意抛头露面的。”
    “连我都见不到么?”
    垂帘后的人失笑,不以为意:“左右是无名之辈罢了,不见也没什么关系……你也不必遗憾,陪我说会话吧。
    我倒想要看看,这些日子你又有什么增进。”
    “是。”
    上官颔首。
    在远处,抱着琵琶的少年似是未曾听闻,垂首,专注的演奏着。
    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可渐渐的,清脆的琵琶声也压不住下面渐渐传来的喧嚣和嘈杂的声音了,垂帘后的人微微皱眉。
    “不用弹了,停下来吧。”
    黎乡罢手,起身告罪。
    “不必担心,小小年纪倒弹得不错,是个好孩子。”
    垂帘后的女人走出来,揉了揉他的头发,向下俯瞰:“下面怎么了?刚刚看着不是还好好的么?”
    上官神情一变,可仔细倾听,那些渐渐扩散的喧嚣和嘈杂里却没有刀兵的声音,越发疑惑。
    “我这就去打探……”
    “不必,一起看看吧。”
    她身旁的那文士打扮的女子率先走下台阶:“咱们在这上面待了一盏茶的时分,说不定下面会场就有什么好诗出现了呢。能够欣赏一番倒也不错。”
    “是。”
    上官颔首,亦步亦趋的跟在了她的身后。
    可越是向下,那一座座华丽的花灯之间的喧嚣就越是高亢,每个人的神情都复杂无比,拿着手中的牌子正和其他人高声争论着什么,有的人说急了,竟然面红耳赤,压不住声音。
    往日里温文尔雅的文人墨客们,此刻竟然风雅全无。
    陷入了争论。
    上官抬手,唤过了管事,“怎么回事儿?”
    “这……在下这么多年,也着实没有见过如此壮观的景象。”管事的神情复杂,主动让开了脚步:“您请看吧。”
    此刻,无数花灯之下,所有的诗题牌子竟然已经全部被摘光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张被迅速装裱悬挂起来的画卷,那随意挥洒而出的笔墨和字迹,宛如无数星辰那样,充斥了每一个人的视线!
    当一阵风吹来,繁华的‘星河’便微微舞动着,压的所有人的诗意消散,喘不过气来。
    “这是……”
    上官的脚步一滞,难以置信。
    “一盏茶的时间,所有的花灯之下的诗题,已经被人尽数题完了。”管事的眼角抽搐着,脸上还有自己捏出来的淤青,几乎怀疑自己身在梦中。
    “不会是有一些人滥竽充数吧?”上官身后的女人说道:“如此轻慢之辈,就应该被赶出去才对。”
    “不,并不是!”
    管事提高了声音,竟然顾不上上官警告的视线,向着贵客严肃的说道:“在下以身家性命担保,每一首,都是绝妙之作!”
    “而且……而且……”
    他吞了口吐沫,沙哑的说:“全部都是一人所做!”
    一个人,一盏茶的功夫,在所有人的眼前,写完了所有花灯诗会的题目!在场者,无一人胆敢再向那个孤身而来、名不见经传的角色发起挑战!
    漫长的沉默中,贵客修长的眼眸微微挑起,似是惊叹。
    她抬起头,看向身旁那一座河流山川的花灯。
    那悬挂在花灯之下的诗篇。
    只是一眼,便挪不开视线。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她轻声呢喃着,仿佛能够感受到万里之外的洪流和群峰,不由自主的心驰神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