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不说起这个还好,一说起当代天师的作风,张奉也不禁感觉有些头痛:“你啊……算了,你年纪还小,这么说没什么关系,可是以后就不要这么说了,你这个少天师的位置可还没有坐稳当呢,等伱成年的时候再说。” “我懂的,叔父,不就是怕侄儿我太聪慧了,会被人给暗害吗?不过,您也放心,我那些兄长们可没有这个豹子胆的。” 张回却是满不在乎的摆手:“我不怕有人害我,我只怕有人在背后算计我,还一脸为我好的样子……当然了,侄儿不是在说您啊,叔父。” “……” 张奉嘴角抽了抽。 还说不是在说我? 不过他也知道张回的性格,生而早慧。 在其他人都还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张回竟然就能问出‘道是何物’这种问题来。 而当众不能答时,概然失笑而叹。 这是一个五岁孩童应该有的反应吗? 老狐狸也就这样子了吧! 在他五岁的时候,他父亲这一代天师张椒曾对他说∶“且读儒书?” 意思是说,别整天读有的没的书了,能不能读一读儒学的书籍? 而这小家伙回答的很有意思∶“祖书不读,读他书何为?” 这话虽然说的很有道理,可是却也气的张椒抽出腰带,给他来了一个爱的鞭挞。 这已然是天师府的一个笑料了,这小家伙行事颇为乖张,他本身是张椒的老来子,自然也没有人对其太过苛刻。 这个老来子能到达什么程度呢? 这么说吧,张奉看起来是挺年轻的中年人,可是实际年龄已经七十一岁了! 而他是当代天师张椒的幼弟。 至于当代天师张椒的的年龄,今年不是九十九,就是一百了! 张回,是张椒在九十岁后才生下来的种! 放在这个时期的普通人家,十五年便可以繁衍出一代人了。 九十年,都可以繁衍出六代人了! 因为老天师这么老才有的孩子,在龙虎山上自然是所有人都宠爱着,嗯……也有一些不是宠爱,而是一批叫他小祖宗的成年人供着他。 再加上他天资确实非凡,早慧学文,五岁通读道经后便可以做到冥思入幽,炼出法力,成为炼师,今年他虽然只有八岁,可已经是实打实的法师了! 八岁的法师境界修行者,这说出去谁敢信? 谁又能信! 可这确实是真的,这也是张奉口中‘少天师’的说法来历。 张回的资质太妖孽了,甚至于有人猜测,他在成年之前,便可成为元神真人! 甚至于那已经好几代天师都未曾修行成功的龙虎成丹之道,也未尝不可以尝试一下。 便因如此,很多人都认为若是张椒再坚持个几年不死,等到张回再成长个几年,便可以担天师重任了。 至于张回的其他兄长? 算了吧,那些废物一看就不靠谱,还是张回好。 当然了,这是天师道内部实干派的意思,也就是张奉这批人。 因为寇谦之新天师道的冲击,他们龙虎山张家现在的地位确实有了些尴尬了。 一些人也想着变法以此来挽回声望,可是法是那么好变的? 龙虎山上老家伙们太多,需要新生代来顶上。 而这个新生代,自然便是张回。 所以张回才说所有人都是想着利用他,张奉对此也是无言以对。 小家伙年纪虽小,可是看事看的却是十分明白的。 “你小子自己注意着点,现在三洞弟子都出来了,少阳洞天都派人出世了,你小子天份好归好,可不代表没人能治的了你。”张奉警告道。 “侄儿明白的,说来也有趣,这些洞天中人总是喜欢搞些神神秘秘的东西出来。” 张回连连点头,看着张奉道:“对了叔父,您经常说洞天洞天的,咱们龙虎山难道就没有洞天的关系吗?” 张奉无奈道:“这是天师才能知道的秘闻,老夫又不是天师,上哪里能知道去,倒是你小子日后成天师了,可以给老夫说上一说。” 张回翻起白眼道:“咱们老张家六七代天师了,可却没有一代天师将这秘闻说出去的,这其中若是没有点禁制什么的,鬼都不信,您不会真的以为侄儿我成为天师后,就能将秘闻随便传播吧?” “……” 张奉听得有些目瞪口呆。 自家这侄儿——聪慧的有些过分了吧? 他都没有想到这一点! 他一直都是认为这是天师职位才能执掌的权威信息,却从来没有想过其中或许会有些限制什么的。 “叔父,侄儿也就开个玩笑话罢了。” 眼见张奉脸色又有些不对,张回连忙嘿嘿笑道:“若是侄儿知晓消息,怎么可能不给叔父您说呢?” 张奉被说的脸色一僵,看着张回,无奈道:“说正事吧,所谓的三洞弟子,其实就是洞天的传人,应该是看到了现在的道门乱局了,就犹如太平道起势的时候的情况一样,只要现世道门出现点事情,这些洞天中的存在就会派一些人出来,这一次估计也不会例外,是带着使命来的,若是真遇上了,该让步的就让步,明白吗?” “明白,明白!” 张回点头。 可是一双大眼珠子却是来回转动。 看的张奉是又好气又好笑,心中不由想到:“算了,洞天传人也是人,是人,资质也就不一定会比回儿好上多少。” 太平道的三张起势的时候,出现了三大仙人,左慈,南华老仙,于吉,这些都是洞天修行者。 可是最终如何? 南华老仙一直都没有露过面,可以不算在其中。 左慈露过面,可也为人比较谨慎。 而于吉作为洞天仙人,结果还被一割据的诸侯给斩了。 所以啊,洞天中的仙人也不一定是无敌的。 这么一想,张奉还真的想要看看那位少阳传人若是遇到了八岁孩童法师时的场景。 那一定,十分精彩吧? …… 庐山。 又名匡山、匡庐,东接鄱阳湖,历来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乃文人墨客,道人和尚竞相汇聚之所。 而这天,一名拄着竹杖的年轻人,走进了庐山,只是奇怪的是,在这寒冬腊月,这年轻人身上的肩膀上,却落着一只粉色的蝴蝶。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站在一座山头上,望着前方被白茫茫雾气笼罩的群山峰峦,陆尘也不由得赞叹一声风景好美。 冬日的庐山,已经被雪花所覆盖,白雪皑皑,远眺而去,尽头已是与雾气融为了一体,只有近处时,才能看到那常青的松柏之木呈现出来的一缕青色。 “道长,我们为什么不飞过去,为何要步行啊?” 蝴蝶妖好奇的问道。 他们已经走了好几天了,自从上山开始,陆尘就一直坚持步行。 明明用飞行的话也就没多长时间的事情啊! “愉悦身心,道性自然,你不觉着这其实是一趟修行之旅吗?” 陆尘微笑着回道。 蝴蝶妖不明所以,她是妖,能修行不假,可修行的乃是上古妖法,是属于妖修的。 心性什么的,和她这种妖修没有多大关系。 陆尘没有继续解释,继续前行,过了几个山头后,隐约间,一条宛若冰龙般的身影渐渐映入眼帘。 第(1/3)页